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23篇 |
免费 | 111篇 |
国内免费 | 33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425篇 |
航天技术 | 117篇 |
综合类 | 48篇 |
航天 | 17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篇 |
2023年 | 22篇 |
2022年 | 29篇 |
2021年 | 27篇 |
2020年 | 23篇 |
2019年 | 39篇 |
2018年 | 21篇 |
2017年 | 17篇 |
2016年 | 27篇 |
2015年 | 23篇 |
2014年 | 20篇 |
2013年 | 18篇 |
2012年 | 15篇 |
2011年 | 28篇 |
2010年 | 27篇 |
2009年 | 33篇 |
2008年 | 37篇 |
2007年 | 22篇 |
2006年 | 22篇 |
2005年 | 15篇 |
2004年 | 23篇 |
2003年 | 18篇 |
2002年 | 19篇 |
2001年 | 7篇 |
2000年 | 11篇 |
1999年 | 22篇 |
1998年 | 26篇 |
1997年 | 22篇 |
1996年 | 34篇 |
1995年 | 27篇 |
1994年 | 20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12篇 |
1991年 | 7篇 |
1990年 | 15篇 |
1989年 | 5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7篇 |
1984年 | 7篇 |
1982年 | 2篇 |
198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22.
623.
为了评估可调向心涡轮导流叶片叶顶及叶根间隙尺寸不确定性对涡轮级性能的影响,首先将喷嘴环叶片大开度模型的单通道定常数值结果与实验数据对比;然后以导流叶片小开度涡轮为研究对象,数值模拟导叶两端叶顶间隙尺寸多种分配模型三维流场,总结出导叶间隙不确定性与涡轮级性能之间相应变化规律;最后选取导叶两端间隙平均分配模型和最优涡轮性能下间隙分配模型开展多通道定常/非定常计算,用于分析间隙分配变化对转静干涉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导流叶片轮缘侧间隙尺寸占全部间隙尺寸5%~15%范围时,涡轮级效率较高;当导叶间隙全部集中在轮缘侧时,涡轮效率较低;最高、最低效率差别约为6%。间隙泄漏流变化将引起下游转子叶片进口气流角发生变化,进而改变转子叶片吸力面前缘分离涡损失大小。此外,导叶两端间隙分配变化可以改变嘴环叶片吸力面激波强度,并通过诱发交变载荷变化方式影响转子叶片可靠性。 相似文献
624.
为了研究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室内的流场振荡原因与抑制振荡的方法,采用非定常数值模拟研究了乙烯燃料超燃冲压发动机的流场振荡现象。结果表明:在燃烧室入口马赫数2,静温530K,静压0.1MPa的入流条件下,冷流流场存在振荡现象,主要是由于凹槽内低速流体与主流高速流体形成的剪切层周期性的振荡,流场振荡周期为13.6ms,振荡频率为73.5Hz;K1或K2油位注油当量比0.1,均可以有效地抑制流场的振荡,流场达到稳定所需时间分别为8ms和30ms;K3油位注油当量比0.1或0.2均不能抑制流场的振荡,但使振荡周期由15.13ms转为5.7ms,振荡频率由66.1Hz转变为175.3Hz;五点注油有效地提高了发动机的推力性能。 相似文献
625.
<正> 军用运输机的制造商未来10年预计将交付超过900架新飞机,总价值约740亿美元。重要运输机军用运输机市场可以被分成三个部分:重型、中型和轻型。其中重型部分又可以被分成战略运输机(例如波音公司的C-17)和战术运输机(如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C-130)两种类型。空客军用运输机公司的A400M则是一种介于前两者之间的特殊机型,可以兼顾战略和战术运输任务。另外,还有一些正在研制中,但预计将于未 相似文献
626.
针对多航天器系统的姿态协同控制问题,基于特殊正交群(Special Orthogonal Group, SO(3))提出了滑模协同控制设计方法。结合有向通信拓扑,建立了多航天器SO(3)姿态模型。在此基础上研究了SO(3)上协同误差形式,提出了适用于协同控制器构造的SO(3)指令设计方法。为了解决姿态奇异问题,根据SO(3)姿态特性引入补偿项并设计了相应的滑模面,进一步采用反步法完成了SO(3)协同控制器设计,同时给出稳定性分析过程。提出的反步滑模方法保证了协同控制器在整个姿态空间内的适用性,使得多航天器系统能够实现稳定的姿态协同。文中采用两组多航天器系统仿真校验了所提协同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27.
针对导弹俯冲打击地面目标的问题,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ESO)和反步滑模设计思想,提出一种导弹制导与控制一体化三通道解耦设计方法。充分考虑制导与控制系统之间以及控制系统三通道间的耦合关系,建立了制导与控制一体化三通道耦合模型。通过ESO对导弹运动六自由度(6DOF)系统内各通道间的动态耦合项和不确定性进行实时观测和动态补偿,实现通道间的主动解耦,从而设计了基于ESO的导弹制导与控制一体化三通道解耦控制律。同时,为了解决在使用ESO对高阶非线性系统进行状态观测时引起的"运算膨胀"问题,通过设计自适应控制律对ESO观测误差进行补偿。基于李雅普诺夫稳定性准则证明了闭环系统所有状态最终一致有界。并与制导与控制一体化三通道独立设计方法和传统的制导与控制系统设计方法进行对比仿真,结果验证了基于ESO的导弹制导与控制一体化三通道解耦设计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628.
629.
630.
脉冲等离子体气动激励抑制翼型吸力面流动分离的实验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8
为了提高等离子体气动激励控制附面层的能力,进行了脉冲等离子体气动激励抑制NACA 0015翼型失速分离的实验,研究了等离子体气动激励电压、位置、占空比和脉冲频率等对流动分离抑制效果的影响。在来流速度为72 m/s时,等离子体气动激励可以有效地抑制翼型吸力面的流动分离,翼型的升力增大约35%,翼型的临界失速迎角由18°增大到21°。实验结果表明:分离越严重,来流速度越大,有效抑制翼型失速分离的阈值电压越大;等离子体气动激励的最佳位置在流动分离起始点的前缘;调节占空比,可以在控制效果相当的情况下,降低等离子体气动激励所消耗的功率;当脉冲频率使斯特劳哈尔数等于1时,控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