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航空   35篇
航天技术   3篇
综合类   3篇
航天   1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41.
欧洲委员会驻华代表处4月16日在上海宣布,鉴于欧盟农产品近年来对中国出口的持续增长趋势,中国已成为欧盟农产品最重要的潜在海外市场之一。为了进一步拓展中国市场,今年5月欧盟将在中国举行"欧洲好味道"  相似文献   
42.
根据舰艇编队C3I系统对空防御作战的组织特点和决策特性,讨论了C3I系统对空防御作战仿真过程中模型的体系结构,确立了C3I系统对空防御作战的需求,对舰艇编队C3I系统对空防御作战辅助决策仿真软件的开发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3.
分析了试验速率、试样厚度、取样方向等测试因素对定向有机玻璃层间剪切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剪切速度越高,剪切强度越大,剪切速度为1~5mm/min时,试样为纯剪切破断,试验过程平稳、易控制;试样越薄,剪切状态越好,试样厚度超过10mm时应从一侧铣至10mm;在双轴拉伸的定向有机玻璃上取样,取样方向不影响试样的层间剪切状态。  相似文献   
44.
陈洁  潘长鹏  顾文锦 《宇航学报》2008,29(3):952-956
提出了一种综合运用动态逆、小波神经网络和滑模控制的非线性控制方法。首先运用动态逆理论对非线性系统进行近似线性化,利用具有在线学习能力的小波网络来抵消系统的误差,根据李雅普洛夫稳定理论导出了网络权值的自适应调整规则,用滑模控制和鲁棒控制分量保证了系统的鲁棒性。将该非线性控制算法用于某型STT导弹的控制系统设计,并采用输出重定义技术解决原系统的非最小相位问题。仿真结果表明,这种方法能有效消除扰动的影响,提高导弹过载控制系统响应的精度。
  相似文献   
45.
飞行控制系统作为民机机载设备中的飞行关键和安全关键系统,其安全性设计对民机运营安全至关重要。基于适航安全性要求,梳理了民用飞机机载系统安全性的定性及定量需求,分析了民用飞机飞控系统适用的安全性设计依据和标准;对先进民机飞控系统安全性设计技术进行了研究,从飞行控制系统架构、控制律、复杂电子硬件、作动器和高安全等级软件设计5个方面提出了安全性设计技术的考虑。  相似文献   
46.
新时代高校专业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崇高使命.目前,高校专业教师普遍存在着“重教书,轻育人”的现象.本文在分析新时代高校专业教师开展育人工作必要性基础上,提出了目前高校专业教师开展育人工作存在着育人机制不健全、育人意识不强、育人能力不足等问题,并从高校应构建完善的育人机制,专业教师应注重自我提升两个方面,提出了高校专业教...  相似文献   
47.
48.
大型飞机整机涂装是飞机涂装领域中技术含量最高、难度最大的工艺,涉及表面整体打磨(2~3次)、表面清洗、表面处理、表面状态检测、喷涂等众多复杂工序,目前的实施过程主要依赖手工作业,但防护水平、外观质量等已经落后于实现自动化的汽车涂装.本文依据大型飞机涂装工艺程序特点,探讨各个工艺过程的自动化实施的关键研究内容,并就整机智能化涂装的可行性与重大意义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49.
陈洁  施建洪  顾文锦  赵红超 《飞行力学》2007,25(2):43-45,49
根据奇异摄动理论,采用飞航导弹的分层控制方法,将地形跟踪控制系统分成速度、姿态角和角速度三部分,提出了一种利用动态逆滑模控制进行飞航导弹地形跟踪控制器的设计方法,同时充分考虑了导弹系统中的不确定性误差,保证了系统误差收敛。最后以飞航导弹非线性模型进行了6DOF仿真。从仿真结果可以看出,导弹能够准确跟踪地形轮廓飞行,表明所设计的地形跟踪控制器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和快速跟踪性。  相似文献   
50.
陈洁  汤国建 《上海航天》2005,22(1):24-30
针对中低轨道卫星,对平面内卫星半长轴α、偏心率e和近地点幅角w联合调整,以及平面外轨道倾角调整等进行了理论推导.用α,e,w联合修正法对初始轨道捕获、轨道保持和轨道倾角调整进行的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用α,e,w同时修正可实现高精度的平面内轨道调整。另外,平面外倾角调整应尽可能在近地点和远地点完成,以使对升交点赤经的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