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4篇
航空   48篇
航天技术   4篇
综合类   3篇
航天   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51.
出流孔位置对带肋矩形通道换热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为了获得涡轮叶片内冷带肋通道出流孔位置设计参数,采用热色液晶瞬态测量技术研究带有肋和单排溢流孔的内流通道的换热特性,分析出流孔位置对矩形通道壁面换热特性的影响规律。矩形内流通道进口雷诺数Re变化范围是6×104~8×104,通道总出流比Br为0.3~0.60,出流孔分别位于距前肋0.25,0.50,0.75倍肋距处。实验结果表明:出流孔和肋端附近换热得到强化,带肋和出流孔壁面换热最强。在不同孔位置下,带肋无出流孔壁面换热变化不大。出流孔位于肋后0.25倍肋距时,带肋和出流孔壁面和光滑面换热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2.
针对GPS/MEMS 微惯性组合导航系统, 为了提高算法的可靠性和导航精 度, 研究了Kalman 滤波算法。分析了DSP 数字系统的运算能力、构建了优化的数学模 型, 提出了Kalman 滤波混合校正方法, 并将此方法应用于搭建的组合导航系统。通过 跑车试验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表明,系统的导航精度,姿态误差在0.5°,航 向角误差2°,速度误差0.5m/s。  相似文献   
53.
A hybrid airfoil inverse design method according to the target pressure distribution and the impingement efficiency is presented.The method is developed to design hybrid airfoils that simulate the droplet impingement and ice accretion of full-scale airfoil.Flow field and droplet impingement around the full-scale airfoil are calculated to obtain pressure distribution and impingement efficiency firstly.The Navier-Strokes(N-S)solver is used in flow field calculation to improve calculation precision.The droplet impingement and ice accretion on the airfoil are performed by FENSAP-ICE.Once the target chord or original airfoil is given,the hybrid airfoil geometries can be computed.The designed hybrid airfoil consists of full-scale leading edges and redesigned aft-section.The hybrid airfoil can be tested under full-scale conditions to produce full-scale ice accretion in the exiting icing tunnels which are too small to perform ice accretion testing of full-scale airfoils.Moreover,the ice shapes formed on the full-scale and hybrid airfoils are compared at various attack angles.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ice shapes between hybrid and full-scale airfoils match well and the developed method is effective.  相似文献   
54.
为获得涡轮机匣内部表面换热系数分布数据,以带有加强肋的排孔冲击连腔结构为对象进行了瞬态液晶实验。研究了不同射流雷诺数(Re=5.1×103~1.1×104)、冲击间距比(2.5,5.0,7.5)及轴向间距比(4.0,9.0,14.0)对靶面努塞尔数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增大射流雷诺数对靶面平均努塞尔数的提升最显著。随着冲击间距比的增大,靶面平均努塞尔数逐渐减小,但这种换热削弱效果局限在距冲击驻点2D~3DD为冲击孔直径)范围内,其它区域的变化很小。在靠近前后端壁的局部区域,表面努塞尔数随冲击间距比的增大而增大。轴向间距比的改变不会影响无出流孔靶面的换热情况,对于有出流孔靶面而言,轴向间距比为9.0的结构换热效果最好。Re=5.1×103条件下,轴向间距比为9.0结构在有出流孔靶面上的平均努塞尔数相比4.0和14.0结构分别增大了5.7%和8.1%,并且随雷诺数增大,增幅越大。  相似文献   
55.
56.
郭涛  贺韡 《飞机工程》2006,(4):72-76
简要介绍了目前美军无人机的研制发展和装备情况,着重分析了当前美军无人机发展的三大特点,即作战区域覆盖全球、作战任务类型繁多,大量新技术的应用以及强调无人机的能力和智能化程度。并对我国无人机的发展提出了系统规划无人机平台体系,改研和新研协调发展以及重视反无人机战术技术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57.
内冷通道带肋和出流孔壁面的换热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采用热色液晶瞬态测量技术对带有肋和单排出流孔的内流通道进行了换热实验研究.实验在主流雷诺数Re为20000~80000和出流比Br为0.30~0.60情况下,测量了通道内全表面换热系数分布,重点分析了主流雷诺数和出流比对换热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①出流孔附近区域的换热得到强化;肋前的换热系数大于肋后的换热系数;②出流比和雷诺数的改变对全表面的换热分布规律影响不大;③在本实验的参数范围下,出流比的增加对全表面的换热系数和换热增强程度基本没什么影响;雷诺数的增加使得全表面的换热系数增大,换热增强程度减弱.   相似文献   
58.
本文根据车载定位定向系统中平台与捷联相结合的特点,从理论上对两位置寻北方法进行了推导论证,从实际系统测试对该方法进行了分析改进,得出了两位置双轴寻北方法能够满足系统寻北精度要求的结论。  相似文献   
59.
郭涛  朱惠人  陈剑  韩宗玉 《推进技术》2018,39(11):2522-2530
在涡轮叶片内部冷却通道中一般都布置扰流结构以强化换热,带走传入的热量来保护叶片。针对一种三维扰流结构,在布置有该结构的方形通道内,研究了流动参数与结构参数对通道内流动与换热特性的影响。扰流元高为通道当量直径的1/8。雷诺数变化范围为1.5×10~4~8.0×10~4,扰流元流向间距变化范围为3~10倍扰流元高度。结果表明:针对该结构,雷诺数的变化只影响换热强度的大小,并不影响换热分布。同一换热面上扰流元顺排的换热效果比差排方式更好。随着扰流元流向间距的增大,通道换热面的平均努赛尔数比和通道流阻系数比不断下降,扰流元间距达到其8倍高度以上,下降速度减缓。扰流元张角在80°附近时,有最佳的换热强化效果。  相似文献   
60.
国际空间站内部主动热控系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阐述了国际空间站内部主动热控系统工作原理.给出了命运号实验舱内部主动热控系统双回路系统的构成,以及内部主动热控系统的泵组、泵旁路组件、管路、三路混合阀、系统流量控制组件、机柜流量控制组件、手动流量控制阀、冷板、有效载荷/再生换热器、温度传感器、维修检测单元换热器、多路复用器/信号分离器等主要组件的功能.国际空间站内部主动热控系统集成度高,相互冗余,维护和更换易,其设计理念对空间流体回路设计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