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2篇
航空   22篇
航天技术   1篇
综合类   8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1.
建立了裂纹齿轮结构的三维有限元动力学模型,分析了齿轮轮齿发生裂纹后的齿轮动力特性(固有频率、振型、动态应力等),并对裂纹出现位置和裂纹尺寸等对齿轮动力特性的影响进行了深入探讨和计算机模拟。指出裂纹尺寸和位置对于齿轮的固有频率和振型都有影响,当出现裂纹后固有频率发生下降,振型也发生变化,而裂纹位置对固有频率和振型影响大于裂纹尺寸的影响,当裂纹位于齿根处时齿轮固有频率下降较大,当裂纹位于齿顶处时齿轮固有频率下降较小,当裂纹出现后齿轮体的振型明显不同于无裂纹时的振型,在裂纹附近振动的振幅增大,并且齿轮体的动态应力也发生变化,与无裂纹的齿轮结构动力特性完全不同。   相似文献   
22.
高温钛合金TG6钎焊工艺与接头组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高温钛合金TG6材料开展了钎焊及扩散处理的连接工艺研究,通过采用先进的钎焊材料及优化的真空钎焊与扩散处理工艺,对该合金实施了有效的连接,并通过观测电子显微组织和能谱分析等手段,分析了钎焊接头的显微组织和界面的元素分布.  相似文献   
23.
新设计了Ti-Zr-Cu-Ni-Co系钛基钎料,相对于B∏P16钎料,其Zr含量有所提高,而Cu,Ni,Co三种合金元素的总含量低于B∏P16钎料中Cu,Ni的总量.在960℃/10min的真空加热条件下,进行了两种钎料对TC4合金的熔化实验和连接实验.通过SEM和XEDS分析了接头组织和微区成分.钎焊接头力学性能试验结果表明,使用新钎料对应接头冲击韧性值为31.55J/cm3,比B∏P16钎料提高了56%,同时接头的剪切强度提高约20%.  相似文献   
24.
用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了纳尺度铜双晶(111)面原子层的拉伸与剪切变形。模拟结果显示纳米铜双晶的拉伸与剪切变形都是由弹性变形与塑性变形两个阶段构成。在弹性变形阶段原子排列结构不变,而塑性变形阶段此排列结构发生较大变化。包括金属键断裂。原子与空位迁移、重组,晶界变形、迁移等。这种微观变形机制直接决定了相应的应力应变关系:在弹性变形阶段,虎克定律依然成立;在塑性变形阶段,应力应变曲线产生很大波动.其波动情况与微观变形密切相关。模拟还发现纳米铜晶体的塑性比宏观材料好得多,塑性变形过程能迭到单个原子连接两个晶粒的状态。  相似文献   
25.
讨论了D -S证据推理理论 ,给出了传感器特征信息融合算法。结合卫星天线振动频率分配控制问题 ,进行相应的实验研究 ,对传感器的特征信息进行融合 ,给出了振动响应频率特征信息提取方法 ,剔除边界条件对测试结果置信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6.
针对TA15钛合金复杂精密构件设计制造可能的需求,采用Ti-21Cu-13Zr-9Ni钎料材料对TA15合金进行了真空钎焊。通过扫描电镜与能谱分析等手段,对钎焊接头界面的元素分布及钎焊接头的组织进行分析;同时测试了接头室温和高温力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采用Ti-21Cu-13Zr-9Ni钎料钎焊TA15钛合金合理可行;真空钎焊接头通过扩散处理,可以提高接头强度,接头室温和高温拉伸强度分别达到母材的98%和94%;真空钎焊接头脆断于钎缝,扩散处理后的接头韧断于基体。  相似文献   
27.
论疲劳短裂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万林  傅祥炯 《航空学报》1990,11(8):383-386
 <正> 1.裂纹扩展阶段划分及影响因素 总结已有的实验分析表明,影响短裂纹扩展的可能因素有:(1)微观结构因素和微观力学因素;(2)力学因素和环境因素。微观因素是影响晶粒量级裂纹扩展的主要因素;远大于晶粒量级的裂纹则主要受宏观因素的影响。因此将短裂纹按其控制因素的性质分为微观结构短裂纹(MSC)和物理短裂纹(PSC)较为科学(图1)。 通过对许多实验结果的分析表明:MSC的上界视局部应力,晶界和夹杂的性质等的不同为1~3M(M为微观结构特征尺寸)。  相似文献   
28.
通过对三维应力约束下含中心圆孔的双向拉伸板进行弹塑性理论分析,提出线弹性等效应变解与弹塑性等效应变解之间存在的内在关系,弹塑性等效应变解可以由线弹性解通过简单的变理代换得到。利用二维和三维弹塑性有限元分析证实,在一般制品几何情况下,本文提出的应变等效法比著名的Neuber法和等效应变能密度法具有更高的精度和适应能力,并且可经给出弹塑性全场解,对不同缺口形状,不同材料,不同载荷情况具有通用性,可以作为有限元法的补充,为结构的细节设计和寿命分析提供了高效的工程方法。  相似文献   
29.
王健  郭万林  沈亚鹏 《航空学报》1998,19(3):351-356
在对D-B模型修正的基础上,考虑到用三轴应力约束的方法研究穿透裂纹厚度效应,对常幅载荷条件下疲劳裂纹闭合做了详细的分析,并建立了一个有效的分析模型。该模型与三维有限元结果、实验数据和其它模型作比较,结果显示出能很好地处理各种因素对疲劳裂纹闭合的影响;对常幅下裂纹扩展速率首次获得同种材料在不同厚度、应力比和载荷水平下的统一描述。  相似文献   
30.
复杂环境下的三维疲劳断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郭万林 《航空学报》2002,23(3):215-220
 以三维弹塑性断裂理论为基础,对复杂载荷、复杂环境作用下的金属材料和结构的疲劳、断裂的若干关键问题进行了概要分析。给出了由材料性能试验的标准试样结果预测结构中一般形态缺陷的三维破坏的最新结果,获得了对不同载荷条件下腐蚀疲劳裂纹扩展的统一描述,介绍了由裂纹扩展基准曲线预测谱载腐蚀疲劳裂纹扩展寿命的最新进展,对结构服役寿命/日历寿命研究方法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