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8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27篇
航空   255篇
航天技术   37篇
综合类   75篇
航天   7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31.
基于多退化量的动量轮剩余寿命预测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动量轮是卫星姿态控制系统的关键部件,对卫星的可靠性及整体寿命有直接影响。针对卫星动量轮的剩余寿命预测问题,提出一种基于Copula函数的多退化量下的寿命预测方法。首先,分析了影响动量轮寿命的关键因素,选择润滑剂剩余量和电流作为退化量;其次,分别对单个退化量进行退化建模,得到动量轮剩余寿命的边缘分布函数;然后,通过Copula函数族来描述多退化量之间的相关性,并对边缘分布进行融合,得到动量轮剩余寿命的联合分布函数;最后,提出基于赤池信息准则(Akaike information criterion,AIC)模型评价的Copula函数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232.
针对某异型喷管结构特点,采用实验设计(Design of experiment,DOE)中的全因子实验设计方法,建立优化数据模型,经过仿真计算和规律分析,最后使用多目标优化方法优化异型喷管结构参数,使其最大应力、最大变形及质量都取得合适值。此项研究选取异型喷管的三个主要构成因子——加强环高度、加强环厚度和喷管壁厚,经过分析这三个因子分别对该异型喷管的质量、最大应力和最大变形等响应目标的影响规律,从而得出传递函数,最终利用响应优化器求出最优解因子组合。该项研究得出:在保证强度使用要求的情况下,异型喷管的质量同比减轻24.45%。  相似文献   
233.
层状固体结构表面性质的非线性兰姆波定征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邓明晰 《航空学报》2006,27(4):713-719
提出用非线性兰姆波方法定征层状固体结构的表面性质,分析了层状固体结构表面性质变化对兰姆波二次谐波发生效应产生的影响。基于Ritec-SNAP系统建立了非线性兰姆波实验系统,当表面的覆层面积和覆层厚度发生变化时,在兰姆波具有强烈非线性效应的条件下,测量了兰姆波的基波及二次谐波的幅频曲线,结果显示表面性质的微小变化将显著地影响到兰姆波的二次谐波发生效率。借鉴声-超声技术中的应力波因子方法,定义了兰姆波应力波因子,实验结果表明,利用兰姆波二次谐波的应力波因子可对层状固体结构表面性质的变化情况进行准确定征。  相似文献   
234.
通过对加密数据使用原理以及应用范围的分析,阐述了一种基于正态分布和卡方分布的加密数据随机性定量技术。结合M atLab中现有函数erfc(x)以及chi2cdf(x,y),计算并绘制出随机性定量图,实验分析了不同对称加密算法密文随机程度,为加密数据识别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35.
 GPS受他国控制和易受干扰对基于该导航系统的无人飞行器导航和着陆具有潜在危险,为了使其安全自动着陆,提出通过在着陆跑道(广场或公路)上预设具有受控发射红外光的地面合作目标,实现无人飞行器的视觉全天候自动精确着陆新技术。首先研究得到切实可行的工作过程;然后研制了合作目标,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得出,无论能见度高低,8~12 μm中远红外视觉系统探测到的合作目标图像质量远优于可见光视觉系统,研究得到合作目标和背景的温差在170~200 ℃时,成像效果最好。在识别研究中发现,基于传统的不变矩算法对合作目标的识别可靠性稍差,为了进一步准确地识别合作目标,又提出了基于方向链码的合作目标识别算法,该方法的耗时为不变距的96%,但是识别的可靠性比前者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36.
研究了热处理对铸铁基多孔陶瓷复合材料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处理正火、淬火均可不同程度地提高该特种复合的整体强度与耐磨性,而不影响铸铁一陶瓷的界面结构及材料的透气性。  相似文献   
237.
为了探究高韦伯数下气流速度及液滴初始直径对液滴破碎以及Rayleigh-Taylor不稳定波的影响,进行了煤油单液滴在气流中破碎的实验,采用高速摄影技术记录了液滴的破碎过程,应用包含粘性和表面张力的Rayleigh-Taylor不稳定性理论分析了液滴的破碎过程,对Rayleigh-Taylor不稳定波波长与液滴破碎时间进行了理论计算,并与实验结果做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当We为321左右时,煤油液滴开始呈现灾型破碎模式;气流速度、液滴初始直径对液滴表面的最大增长率Rayleigh-Taylor不稳定波的波长、增长率和临界波长均有影响;Rayleigh-Taylor不稳定性理论在预测最不稳定波长时,结论与实验结果的误差不超过6%;取经验参数M为8.9时,液滴破碎时间理论与实验误差最小。  相似文献   
238.
239.
基于H∞与Kalman联合滤波的二次快速传递对准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司  邓正隆 《宇航学报》2006,27(6):1266-1270
将H∞滤波用于舰载导弹捷联惯导系统(SINS)的动基座传递对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在测量噪声强度较小时,H∞滤波方法的显著特点是估计速度优于Kalman滤波,其估计精度略低于Kalman滤波。为提高动基座传递对准的快速性,将精对准分为两次进行。第一次精对准利用日。滤波估计速度快的这一优点,通过速度匹配进行水平对准,第二次精对准采用Kalman滤波通过速度加姿态变化量匹配进行航向对准。仿真结果表明,在测量噪声强度较小时,第一次对准可在2秒钟之内完成,第二次对准可在7秒钟之内完成。两次传递对准可在9秒钟之内完成。  相似文献   
240.
非零变位弧齿锥齿轮的切齿设计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助于局部综合法,研究了非零变位弧齿锥齿轮的切齿设计。通过变位系数的选择,改善了齿面结构,提高了弧齿锥齿轮的承载能力;由局部综合法,利用二阶接触参数的可预控性,从而优化弧齿锥齿轮的啮合性能。从分圆型变位齿轮与Gleason轮坯计算所得齿轮之间的比较可以看出,由于节锥不变,轮坯外形尺寸不变,通过变位,齿根厚度增加,且在相同的大轮负荷力矩下,变位齿轮的最大拉伸应力、最大压缩应力和最大接触应力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