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航空   30篇
航天技术   14篇
综合类   5篇
航天   1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9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根据国内各飞机制造企业对自动钻铆机的校准新需求,同时参考波音公司D6-56617技术规范,对飞机制造企业所拥有的自动钻铆机进行了校准新方法的研究。增加了转轴轴线与转台的垂直度、下铆头与转轴的同轴度等校准环节,从而保证了自动钻铆机各参数的量值准确。  相似文献   
32.
基于地外天体起飞的真空羽流导引技术研究方案评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载人航天、深空探测的发展,探测器的地外天体发射起飞越来越多。发动机喷射的羽流所诱发的冲击振动以及反溅气流对上升级的气动力干扰,均对探测器的起飞稳定性造成不利的影响,同时也对探测器产生一定的热冲击效应。文章结合真空羽流场的流动特点和目前的研究现状,提出了基于地外天体起飞的真空羽流导引技术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研究路线;针对羽流导引方案,采用数值仿真和地面模拟试验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评价分析,确定了最优方案。真空羽流导引技术研究方案在某型号项目中的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证明了本研究思路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33.
正众所周知,"国际空间站"是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平台,主要采用政府提供资助、承包商提供产品和服务的模式。随着商业公司在"国际空间站"活动参与度的增加,从制药公司在"国际空间站"上开展基于商业目的的研究,到私人公司为"国际空间站"研究提供独特的运输、保障服务,再到商业运输旅游乘员项目,"国际空间站"正调整自身,以适应新的模式需求——商业需求,这是一种以公司或个人提供资金支持、政府作为客户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34.
以物流需求为出发点,分析了航空物流的主要作用和特点;结合物流快递需求,分析了货运无人机的发展现状,提出货运无人机的分类方法。厘清了货运无人机的发展脉络,进一步提出了货运无人机设计特点和发展路线,建立了货运无人机的顶层研究策略,即新概念货运无人机设计和轻型飞机改装货运无人机设计。  相似文献   
35.
导弹直接侧向力与气动力复合控制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克茂  赵辉  张德成 《宇航学报》2011,32(2):310-316
针对带有姿控式直接侧向力/气动力复合控制系统导弹的控制律设计问题,建立了俯仰平面内姿态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应用非线性系统理论对模型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进行控制系统设计的简化模型。基于滑模变结构控制理论进行了复合控制律设计,并分别考虑气动力控制和直接侧向力控制的特点对所设计的控制律进行了实现。所设计的复合控制系统在进行快速攻角指令跟踪的同时,可以有效节省姿控发动机的使用数量。仿真结果说明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6.
直线度测量中采样间距的确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直线度测量中如何确定采样间距的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指出了传统的Nyquist采样定理在直线度测量中的缺陷,并提出了具体的改进公式。同时提出,应按测量准确度要求来确定被测信号的最高频率,并以此来确定直线度采样间距。实验结果证明,这一结论符合实际,能满足测量要求。  相似文献   
37.
本文综述了反射式光纤压力传感器的发展过程与技术现状,逐一介绍分析了各种检测原理、误差补偿方法和数学模型方面的研究工作,讨论了这种传感器的主要性能特点和合适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38.
星载多通道信号采集处理平台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多通道信号采集处理平台是阵列信号处理系统的关键设备,其性能指标关系到整个系统的精度,需要研究其硬件平台实现时的方法。文章结合星载多通道信号采集处理系统的原理及特点,在幅相一致性、输入动态范围及通道间隔离度等方面,分别提出了在方案设计、器件选型及电路设计等阶段的解决途径;通过优化模拟前端阻抗匹配设计及合理的平面分割等方法,提升了电路性能;并基于COTS(Commercial off The Shelf,商用现货)器件设计了硬件平台;对关键技术指标进行了仿真分析,搭建测试系统验证了平台的性能指标,在测试频带内,系统的幅度一致性<1 dB,相位一致性<±3°。文章对采用阵列信号处理系统的星载设备研制,尤其是对具有低成本、小型化、低功耗需求的载荷,有着较强的指导性。  相似文献   
39.
使用自行发展的MFlow求解器对第六届AIAA阻力预测会议的翼身组合体外形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在文章中着重对比了线性涡黏模型和考虑二次本构关系的湍流模型的数值模拟结果,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考虑二次本构关系的湍流模型能够比较准确地预测翼身组合体的气动特性,而线性涡黏模型从迎角3.5°开始,高估了翼身结合处的分离流动,导致预测的气动力与试验结果差异较大。对翼身结合处局部流动和压力分布的详细分析,展示了两种模型预测的气动特性差别很大的原因。  相似文献   
40.
空间微生物控制技术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飞  袁辉  赵辉 《载人航天》2014,(5):465-473
空间微生物是长期载人航天面临的一个重大安全性问题,严重威胁航天员的生命健康和航天器的长期安全运行。载人航天器内微生物滋生会污染环境,导致航天员感染或生病,腐蚀材料,导致设备故障,在空间发生变异的微生物如被带回地球,还会威胁地球生态安全。空间微生物来源途径多样,种类复杂,且种群在航天环境下不断演变,控制难度大。空间微生物控制是在航天器的设计建造、在轨运行各阶段采取适当的监测、控制和防护措施,控制航天器的微生物水平,防范其风险。介绍了国际空间站飞行前和飞行阶段的微生物控制标准与监测要求,以及国外在载人航天器设计、消毒灭菌、洁净组装、发射及在轨飞行等阶段的微生物控制技术发展现状,并对我国空间微生物控制技术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