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4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40篇
航空   227篇
航天技术   46篇
综合类   18篇
航天   6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随着太空探索活动的逐年增多,人类对空间碎片的探测显得越发重要。文章首先介绍了探测空间碎片的意义及其常规的光电探测方法,并分析了探测空间碎片的主要难点;在此基础上,结合空间碎片的具体特征,提出一种对空间碎片进行探测与识别的新方法,即将成像、光谱、偏振三个光学基本量同时使用,通过多元特征融合等识别技术,实现对空间暗、弱、小碎片的高效探测,并对新方法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解和可行性分析。  相似文献   
42.
讨论了高超声速飞行任务对实验的要求,提出了气动预测方法学和流场校测标准,评述了常规高超声速风洞和测试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43.
战略武器的发展,要求进一步提高再入飞行器的突防能力、生存力和命中精度。现代高级再入飞行器主要是高β(弹道系数)再入的弹道式再入飞行器和机动武再入飞行器。本文所讨论的再入问题,就是指高级再入飞行器再入地球的大气层时所遇到的问题,整个再入系统虽然还包括材料、结构、遥测、控制等其它方面。但是再入动力学和气动热力学是再入系统的最重要问题之一,本文着重讨论这方面的现状、存在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技术途径。 再入气动力学和气动热力学的主要问题是烧蚀防热问题,气动力问题,粒子云侵蚀问题,滚动问题,机动再入问题和再入物理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要采用理论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依靠理论计算、地面模拟试验和飞行试验等手段,通过综合分析提高设计计算的精度,寻找有效的措施保证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44.
基于国内外运输类飞机针对适航标准第25.865条的符合性现状,结合飞机在着火情况下一定时间内的操纵和安全飞行需要,在分析易受飞机着火影响的飞行安全关键部件防火要求的基础上,即位于指定火区或邻近指定火区内必需的飞行操纵器件、发动机架和其它飞行结构,如发动机安装节、邻近发动机舱或APU舱的主飞控部件等,必须用防火材料制造或用防火材料屏蔽,使之能至少承受15 min的着火影响,提出了第25.865条的适航解析要求和符合性验证方法。开展了对第25.865条的制定背景、技术要求及符合性验证方法的研究,包括适航要求的解析,防火的定义解读,防火材料和非防火材料的符合性验证思路,及对关键飞行操纵器件、屏蔽、冗余和气弹稳定性等方面的着火评估,形成了第25.865条的适航技术要求和符合性验证方法,可为运输类飞机针对第25.865条的适航性设计和符合性验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5.
再入弹头滚转共振概率估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滚转共振之机理和影响滚转共振之因素,收集了国外资料有关小不对称量的数据,确定了各参数的概率分布特性,提出了一种直观的再入弹头滚转共振概率估算方法,给出了算例。  相似文献   
46.
本文系统地总结了我们在旋转固体火箭发动机内弹道理论与实验研究方面的某些成果,其中包括含铝丁羟推进剂的试片实验和装药发动机实验以及燃速敏感性预示和内弹道预示,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可供发动机设计及推进剂配方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47.
FY-4卫星微振动抑制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装载干涉式大气垂直探测仪对微振动抑制的要求,对风云四号(FY-4)卫星的微振动抑制技术进行了研究。通过统计星上振源,规划整星级频谱,研究微振动传播机理,设计了振源隔离和载荷隔振的双级隔振系统。给出了动量轮的隔振设计,将动量轮的安装支架由刚性变为基于六角架(Hexapod)构型的非线性变刚度柔性支架,隔离动量轮传递至卫星平台的振动干扰,从源头控制振动。分析了发射段幅频特性和在轨段隔振性能,结果表明试验结果与理论分析一致。在此基础上,采用隔振组件和解锁组件并联使用方式,实现干涉式大气垂直探测仪的二次隔振设计,以进一步抑制卫星平台传递至探测仪的微振动干扰。地面微振动试验和在轨微振动实测结果表明:隔振系统能使卫星平台传递至载荷安装面的微振动量级控制在0.1×10-3g以下,满足指标要求。FY-4卫星微振动抑制技术可为其他卫星的微振动抑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8.
本讲座第7讲“航天电连接器的可靠性分析与试验”已在本刊2005年第5期和2006年第1期刊出,现不再重复刊登。本期刊出的第8讲“航天电连接器的可靠性预计”,对于如何准确选用和评估电连接器具有非常实用的指导意义,故在原计划(共7讲)基础上增加一讲专门阐述。  相似文献   
49.
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对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何加快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对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立足于廊坊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现状,对未来如何加快发展廊坊电子信息产业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50.
结合全球大气晴空训练样本(CIMSS)数据,利用辐射传输模式,模拟获得干涉式大气垂直探测仪(GIIRS)亮温资料,结合人工神经网络反演方法,研究了风云四号(FY-4)卫星高光谱红外载荷大气温度反演方法,并研制了全圆盘和中国区域两套大气温度反演模型。反演试验结果表明:对流层大气温度反演精度明显高于平流层,以中国区域反演模型为例,对流层和平流层大气温度反演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0.846,2.020K,平均误差分别为-0.003,0.024K;比较中国区域和全圆盘大气温度廓线反演精度,中国区域大气温度精度明显高于全圆盘,0~70km处大气温度反演的均方根误差分别为1.922,2.630K;与欧洲极轨卫星(Metop-A)IASI数据的温度廓线反演结果比较,FY-4A星GIIRS的温度反演精度在低层(500hPa)(RMSE=0.790 K)优于IASI(RMSE=0.976K),在高层(500hPa)(RMSE=1.803K)低于IASI(RMSE=0.899K)。研究对FY-4卫星GIIRS的大气温度廓线反演及其应用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