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0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58篇
航空   322篇
航天技术   67篇
综合类   33篇
航天   13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61.
董志刚  高宇  康仁科  杨国林  鲍岩 《航空学报》2021,42(3):423841-423841
螺旋铣孔是航空航天领域新出现的制孔技术,其切削过程中会产生径向切削力,从而引起刀具变形并造成孔径偏差。针对该问题开展了钛合金螺旋铣孔孔径偏差试验,分析了包括进给方向在内的不同加工参数对孔径偏差的影响规律;基于螺旋铣孔运动学原理对不同进给方向下的材料去除过程和径向切削力方向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不同进给方向下的孔径偏差变化规律及形成原因,并设计切削力试验进行了验证;通过分析不同加工参数下的未变形切屑形状及径向切削力变化情况,研究了各加工参数对孔径变化趋势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当进给方向为顺时针时,刀具受背离孔心的径向切削力的作用向孔径外侧发生挠曲变形,导致所加工孔径大于理论孔径;当进给方向为逆时针时则相反。进给速度和导程的增加将加剧孔径偏差,切削速度的增加则会减弱孔径偏差。  相似文献   
162.
针对驾驶员操纵延迟和飞机不确定性所导致的人-机系统跟踪性能降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T-S模糊模型的鲁棒预见辅助驾驶方法。建立驾驶员-飞机时滞不确定T-S模糊模型,引入预见控制思想补偿驾驶员延迟,以跟踪误差和驾驶员操纵负担为性能指标,将存在模型不确定性的人-机指令跟踪问题转化为模糊最优保性能控制问题,并推导了该凸优化所应满足的线性矩阵不等式。为克服预见步数增多引起增广系统维数较大、进而导致线性矩阵不等式不易求解的缺陷,设计了一种次优的预见控制器。最后,分别通过驾驶员模型仿真和飞行模拟器实验,验证了所设计的模糊预见控制器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3.
位于地月平动点的探测器因为较差的观测几何,需要地基USB/UXB与天文VLBI长时间的联合跟踪数据获取稳定精确的轨道。提出了利用中国深空网双站共视跟踪平动点探测器,获取双程、三程测距及VLBI测量数据,解算探测器精确轨道的模式。以"鹊桥"卫星为分析对象,首先评估中国深空网对"鹊桥"的跟踪能力。然后分析不同观测组合模式下的定轨计算精度。结果表明:双站共视约束下,深空站每天对"鹊桥"跟踪弧长大于5 h;使用长于6 h的双站跟踪数据进行定轨,系统差的解算更有利于轨道精度提升;跟踪时长超过2天时,必须在轨道解算的同时估计光压系数,并有望实现优于百米的轨道精度。  相似文献   
164.
飞灰空心微珠/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弹性模量预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三相球自洽模型和Mori-Tanaka方法,首先给出了计算含多相球形空心夹杂复合材料有效体积模量和有效剪切模量的一般公式,然后计算了飞灰空心微珠/聚丙烯复合材料的有效弹性模量随微珠含量及尺寸的变化规律.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良好,表明:对于给定种类的空心微珠,微珠的含量及其大小是决定复合材料弹性模量的主要因素,微珠内压对复合材料弹性模量的影响可忽略不计.  相似文献   
165.
为提高水下无人潜航器(AUV)的组合导航定位精度,需要对组合导航系统的参数进行调节,以保证组合导航系统获得较高的组合导航性能.针对AUV组合导航系统的P QR调参,借鉴多学科优化设计思想,首次提出了基于目标优化方法和传感器实采数据的P QR参数整定方法.首先,使用传统经验值开展了模拟AUV"水下潜航-水面GP S校准-水下潜航"工作方式的跑船试验和传感器数据采集.之后,基于传感器数据回放和组合导航过程的离线仿真,使用目标优化方法对组合导航系统的系统参数进行了优化求解.最后,使用P QR最优解分别开展了实航和离线仿真的对比验证.试验结果表明,目标优化方法能够应用于AUV组合导航系统的P QR调参,可以保证SINS/GP S/DVL组合导航系统的稳定性和较高的水下组合导航定位精度.使用该方法调参后,经实航验证和离线仿真对比,水下组合导航定位精度的CEP50指标分别降低至人工调参方式的44.0%和56.0%.该方法简单、有效,具有较高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6.
针对多操纵面故障时有效控制能力未知、指令分配不精准的问题,基于可控度提出了一种操纵面故障重构控制分配方法。综合操纵面舵偏物理偏差和虚拟控制指令跟踪误差,建立了可用有效集求解的多操纵面加权最小二乘控制分配模型。考虑到多操纵面系统输入受限且非对称,围绕有效控制能力指标设计并计算故障飞机的可控度,以修正控制分配权系数实现精确故障重构。结合某多操纵面飞机进行了仿真,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7.
董凯凯  罗建军  马卫华  高登巍  谭龙玉 《航空学报》2021,42(11):524903-524903
针对空间非合作目标近距离视线交会中的全局最优鲁棒轨迹规划与控制问题,提出了基于高斯伪谱方法(GPM)和线性时变模型预测控制(LTVMPC)的双层模型预测控制(MPC)算法。在轨迹规划方面,以视线坐标系下的相对轨道动力学为模型、能量最少和控制精度最优为性能指标构建最优控制问题,利用GPM精度高、收敛速度快的特点将最优控制问题转化为易于求解的全局非线性规划问题,在MPC框架下求解得到全局最优的标称轨迹,克服了传统的MPC不适用于全局大范围非线性规划的缺点;在轨迹跟踪控制方面,考虑预测时域内状态转移矩阵的时变特性,设计了LTVMPC算法对标称轨迹进行追踪,避免了存在不确定性时轨迹的重规划,从而降低在线计算量,保证算法在线自主实施,并且采用滚动优化的策略使算法对不确定性具有鲁棒性。由于规划层和控制层考虑的约束相同,因此规划的轨迹是可控、可达的。数字仿真表明,在燃料消耗和交会时间等方面,提出的方法均显著优于传统的MPC方法,相较于传统的MPC方法,新算法的交会时间减少50%左右,燃料消耗降低30%以上。  相似文献   
168.
卫星多协议标签交换(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MPLS)技术成为当前卫星通信系统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分析了卫星通信链路高误码所导致的MPLS标签差错对标签交换路径(Label Switching Path,LSP)承载TCP/IP业务能力的影响。建立了卫星交换系统内"误插入"分组产生过程的数学模型,计算了受干扰LSP上TCPReno会话所能获得的吞吐量。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分析方法能够准确地衡量卫星MPMS网络中TCP业务性能的损失。  相似文献   
169.
高校信息公开,是政府信息公开在教育领域的延伸。本文在认真落实《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和借鉴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基础上,试图从公共管理和法律的角度探讨高校信息公开制度建设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内容,阐述了高校信息公开制度建立的必要性,分析高校信息公开制度及高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高校信息公开制度建设的思路与措施。  相似文献   
170.
通过对时统信号的理论分析和实际测试验证,准确地分析出时统信号经数字信道传输产生的误差来源于信道的群时延失真和增益频率特性的影响,同时提出了克服传输误差的三种方法:第一种是改善时统信号特性的发送补偿法,已在现有设备上通过修改编码软件方法实现;第二种是改善信道传输特性的信道拓宽法,已在现有设备的伴音信道上验证;第三种是改善时统设备接收适应能力的接收均衡法。完成了均衡器的设计和制作。并通过了实际测试验证。最后对三种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