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4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17篇
航空   174篇
航天技术   54篇
综合类   38篇
航天   7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基于传感器比较法,开展冲击加速度校准方法研究。采用气动活塞式冲击激励发生技术和PXI总线数据采集分析技术,研制冲击加速度校准装置,运用Lab VIEW软件编写了校准软件,并对装置进行测量不确定度评估,该装置可为国防军工产品冲击试验提供冲击加速度参数的量值溯源。  相似文献   
192.
本文对扩展频谱通信系统中采用自适应陷波器抑制单频强干扰的性能进行了分析,对自适应陷波器的工作情况进行了计算机模拟。结果表明了自适应陷波器抑制单频强干扰的良好效果,它的信干比改善因子与干扰的领率无关,并随着输入信干比的减小而增大。  相似文献   
193.
“BC-1”型着色探伤剂,一般都是用于对金属焊缝外表面微裂纹等缺陷的检查,此项研究是将其用作铝合金焊缝内部缺陷的显示剂,从而使剔除缺陷并补焊的工作与用X光透视的方法比较,显得简单又直观,从而既降低了原材料消耗、缩短了生产周期,又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相似文献   
194.
在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中,必须对复相位历程数据进行大量的处理才能获得有用图像。而在聚束照射SAR系统中,对SAR相位历程数据进行孔径加权和逆傅里叶转换就能荻取有用图像。本文将讨论聚束照射SAR系统所获取的复相位历程数据的压缩问题。我们利用有关孔径加权函数和傅里叶变换处理方面的知识得到了一个对应于每个复相位历程数据样本的“增益”因子。然后,利用这个“增益”因子对相位历程数据的量化进行有效的比特分配,最后对本文所提出的数据压缩系统的性能进行了评估,并与其它现有SAR相位历程数据压缩系统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195.
罗晓平  黄海 《航天控制》2005,23(2):47-53
为了跟踪自适应结构控制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其在空间结构中的应用情况,对自适应结构控制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分析了各种控制方法的特点,并介绍了自适应结构控制技术在航天领域的应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今后工程应用应加强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6.
针对现有观测卫星近距离观测研究较少关注详查等任务特性的现状,设计分析了可实时、全覆盖、近距离观测空间目标的卫星编队构型。综合考虑绕飞相对轨道运动、传感器视场参数、旋转目标坐标转换等因素,简化了空间目标模型,将其表面进行网格离散。分析了各网格被单颗观测卫星观测的情况,统计详查覆盖率、详查最短时间,分析不同绕飞距离对任务特性的影响;设计卫星观测光轴转动策略和多星编队协同观测策略,通过数值算例分析不同策略对卫星近距离观测任务的影响。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绕飞编队观测构型可满足实时、全覆盖观测空间目标的要求,可应用于绕飞监测、协同操作等近距离空间在轨操作任务。  相似文献   
197.
对我国航空发动机发展的国内外环境进行必要的分析,并研究采取有效的对策以改变现状,是当务之急和严肃、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198.
航空发动机矢量喷管作动器伺服阀非稳态热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集总参数法,对航空发动机矢量喷管作动器伺服阀进行了非稳态热分析,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研究了环境温度、伺服阀初始温度和伺服阀焦耳热对伺服阀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伺服阀的稳定温度只随环境温度和伺服阀焦耳热的增大而升高,与伺服阀初始温度无关。伺服阀超温时间随着初始温度、环境温度、伺服阀焦耳热的增大而缩短:环境温度为300℃,伺服阀焦耳热为0.08W时,初始温度从50℃到100℃,超温时间缩短20.6%。伺服阀焦耳热为0.08W,初始温度为70℃,环境温度从250℃上升400℃时,超温时间缩短了60.8%。环境温度为300℃,初始温度为122.6℃时,10W的伺服阀焦耳热相比0.08W,超温时间缩短了38.3%。  相似文献   
199.
针对只有单一用户的频谱探测场景,提出了以窄带感知实现高效宽带频谱预测的机制,以能够全面有效掌握本地频谱态势,实现自由通信.基本思想是依据历史统计信息动态调整感知信道,在状态变化较快的信道上增加感知次数,在状态变化缓慢的信道上减少感知次数.经实验仿真,该机制相比随机感知和顺序感知有较大的性能提升.  相似文献   
200.
径向冷却通道截面特征长度对气冷稳定器性能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友宏  罗一夫 《航空动力学报》2017,32(12):2910-2918
通过研究径向冷却通道截面特征长度的改变对气冷稳定器的冷态流场、冷却性能及流动损失的影响,为其进一步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依据。采用经过实验验证的CFD方法,对某气冷稳定器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在所研究的特征长度范围内,结果表明:特征长度的增加,减少了径向冷却通道下部的进气阻力,使得风兜引气率增加了667%;下部出气孔出流由于受到回流涡的影响,出流量明显低于上部出气孔,特征长度的改变对出流量分布的影响不大;特征长度的增加会加强径向稳定器近环形稳定器处的外壁面冷却效果,但是会减弱径向稳定器近中心锥处的外壁面冷却效果;特征长度的增加,使得出口总压恢复系数下降了0.086%,沿程总压恢复系数曲线向下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