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0篇
航天技术   25篇
航天   2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31.
张文雁  王晓晨  潘晨  紫晓 《航天》2013,(11):23-23
当下,实现“中国梦”的号角已经吹响,实现航天强国梦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推动深空探测技术的发展,是中国航天的重要使命。嫦娥二号此行突破并验证了卫星对小天体探测的轨道设计与飞行控制技术,实现中国航天飞行从40万千米到700万千米以远的跨越,并开创了一次发射开展月球、L2点、d、行星等多目标、多任务探测的先河,标志着我国拥有了飞入行星际的探测器;突破了1000万千米远的轨道设计与控制技术;突破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图塔蒂斯小行星轨道设计;对为嫦娥三号任务新建成的喀什35米和佳木斯66米两个深空站,以及上海65米甚长线射电干涉测量站进行空间测试和标校试验,实战检验了我国深空测控、天文观测的水平和能力,  相似文献   
32.
紫晓 《太空探索》2006,(11):8-11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无农不稳.无粮不安.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农业大国,粮食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3.
紫晓 《太空探索》2007,(12):38-41
如何通过“嫦娥工程”进一步激发全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如何配合卫星科学探测,普及科学知识?国防科工委有关部门经过精心的策划,决定配合“嫦娥一号”卫星执行绕月飞行和科学考察任务,一方面,通过群众喜爱的语音形式,歌唱我们伟大的祖国,振奋民族精神,弘扬民族文化,另一方面,将结合飞行任务适时地向公众普及有关知识、  相似文献   
34.
35.
紫晓 《太空探索》2001,(2):36-37
航天技术是为军事应用而出现的,并伴随着军事应用而发展。纵观今日的载人航天,无论是空间站还是航天飞机,其大部分飞行也带有很明确的军事目的。 载人航天的军事活动主要包括施放维修军事载荷、实施军事侦察、地面目标识别、定标、摄像,利用空间站或航天飞机充当太空指挥所,必要情况下,安装武器系统的空间站或航天飞机还可以对敌对目标进行攻击。 由于航天飞机一次飞行时间是有限的,因此,大规模的、连续的由人进行的空间军事侦察活动,只有在长期载人飞行的空间站上才能进行。因此,载人空间站被誉为不落的“太空碉堡”。 苏联的航天活动一向以军事目的为主,载人空间活动也不例外。苏俄是目  相似文献   
36.
紫晓 《中国航天》2001,(8):14-17
直播卫星将风靡全球 1994年4月,美国在世界上首次推出多频道数字卫视直播业务,开创了人类直播电视的新时代。卫星直播业务一开通,就迅速得到了人们的青睐,仅4年间,美国就奇迹般地发展了800万用户。卫星直播业务在其它国家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在休斯公司开拓这一市场后,日本和欧洲的许多大公司也竞相跻身这一领域,试图在21世纪初的全球通信卫星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共同瓜分卫星数字电视直播市场这块大蛋糕。风起云涌的卫星电视和声音直播业务将给生活在21世纪的人类带来极大的享受。 卫星电视直播业…  相似文献   
37.
紫晓 《太空探索》2003,(11):30-31
神舟五号航天员航天服什么样? 紫晓 我国航天员目前由于没有太空行走的任务,因此,神舟五号航天员这次飞行没有穿舱外航天服,而只穿防护救生服,即舱内航天服。我国的航天服是白色的,局部镶有兰边,航天服的心脏部位安装了一个可以转动的圆形按钮,其作用是调节衣服内的压力、温度和湿度。上衣的左下部位有两根导管,与氧气和二氧化碳气瓶相连接,右下部有一根导管,与通信系统相连接。除了头盔和手套,整个航天服的材料均采用一种特殊的高强度涤纶,其性能完全能够满足执行任务期间的要求。航天服在胸前开了一个“v”字形状的拉链,是供穿航天服时使用的,航天员在穿航天服的时候,先要拉开拉链,将腿伸进去,再穿上身,整个过程10分钟即可完成,非常方便。整个航天服重10千克。比外国的要轻便。  相似文献   
38.
资源一号是一颗新型卫星,许多技术填补了我国卫星研制领域的空白,它的研制和成功运行,为我国空间技术的进步,开辟了道路。 建立了高精度、高性能的太阳同步轨道卫星公用平台 资源一号卫星公用平台能适应  相似文献   
39.
紫晓 《太空探索》2010,(3):16-19
<正>2010年1月11日,在中共中央、国务院举行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绕月探测工程被授予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众所周知,我国"嫦娥工程"分为"绕、落、回"三步走的发展目标,绕月探测工程是这三步走的第一步,而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则是绕月探测工程中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40.
紫晓 《航天》2010,(3):16-19
2010年1月11日,在中共中央、国务院举行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绕月探测工程被授予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众所周知,我国“嫦娥工程”分为“绕、落、回”三步走的发展目标,绕月探测工程是这三步走的第一步,而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则是绕月探测工程中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