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航空   12篇
航天技术   8篇
综合类   1篇
航天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分析了外场试飞过程中某机载设备BIT虚警产生的原因及引起的后果,并提出了一套较为全面的BIT虚警解决方案,最后结合实际应用给出了便捷有效的软件算法实例。经过外场试飞验证,该算法大大降低了BIT虚警率,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并为同类型的机载设备产生的BIT虚警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2.
基于PLB总线的多通道SGDMA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基于PLB总线的多通道SGDMA控制器的设计;详细描述了通道仲裁、通道寄存器组等模块的设计,使控制器实现了6个端口(其中3个用于发送,3个用于接收)的FC通道数据与内存间的数据传输.实验结果表明,这种设计能大大降低处理器的负担.  相似文献   
13.
针对航空无线通信对信道估计的需求,设计了一种适用于航空无线信道的信噪比估计器,其采用分段方法在Simulink仿真中实现精确拟合,同时提出在FPGA中进行矩分析,并采用查表的方法输出信噪比估值。实验表明,该方法较传统方法具有高实时性和低复杂度的特点,满足航空无线通信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4.
BREW平台内部接口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BREW平台是一种新的移动应用开发平台,提供从服务端到客户端的全套解决方案。本文通过介绍BREW平台内部关键宏AEEINTERFACE和QINTERFACE的定义,分析了其内部接口机制及类COM特性;总结了BREW应用程序开发的特点;提出了一种通用的BREW平台应用程序的框架模型。  相似文献   
15.
一种基于DSP的实时视频色彩空间转换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M642是广泛应用于视频处理领域的经典DSP平台,其视频采集端口可以采集多种视频制式,但无法直接接入色彩空间为YUV420的视频信号,而目前主流视频压缩算法都要求使用YUV420的视频数据。根据DM642的平台特点,优化实现了一套YUV422到YUV420的插值算法,解决了算法实时性的问题。测试结果表明,对于1024×768这种较大分辨率的视频图像表明,优化过的色彩空间转化算法能够以60帧每秒的速率进行实时转换,满足了后续视频压缩算法对实时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磁选态铯原子钟产品化进展情况,包括人们广泛关注的产品的性能指标测试、可靠性保证及寿命评估等,提出了铯束管采用单束束光学和电路采用了数字化技术是实现性能指标的基本保证;给出了产品化初期出现的一些故障现象及解决措施,以及为进一步提高可靠性开展的环境适应性试验;并讨论了电子倍增器寿命评估方法,提出寿命评估公式,对铯钟的寿命给出了评估结果。最后提出了产品化过程中还需要进一步探索的问题,不仅对磁选态铯原子钟的产品化有帮助,而且对光抽运铯钟甚至其他种类原子钟的产品化亦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飞行关键数据和告警信息的显示对飞行员及时了解当前飞机运动状态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由于从传感器探测到的数据传送到综合显示系统都会存在滞后,若延迟显示过大,则会使飞行员的操纵判断产生一定的滞后,严重者甚至会失去对飞机的有效操控,因此有效分析数据显示的延时问题是保障飞行安全的必要条件之一。在整个延时时间路径中,常见的总线消耗(如AFDX),一般可通过工具进行测量,而显示端的延迟因路径较为复杂则很难通过工具进行测量分析。为此,本文分析研究了飞行数据的整个传输路径,详细剖析了综合显示系统的内部显示路径,提出了一种数据显示的延时分析方法以有效获知显示延时的大小,并为进一步缩小延时问题提供分析材料。  相似文献   
18.
Covid?19爆发后,口罩作为重要个人防护装备,其需求呈爆炸式增长,挑战相关制造业的技术和产能.生产口罩焊接过程中对压电陶瓷换能器的需求亦大幅增加.为保证陶瓷换能器能满足快速生产所需要的技术要求,本文采用瑞利?里茨方法对压电陶瓷进行振动分析,得到最简单的解,并通过选择不同的材料,分析对比它们达到所需频率和能量标准的重...  相似文献   
19.
磁选态铯原子钟的输出频率与铯束管输出的弱电流信号有关,影响其频率稳定度。为了提高其频率稳定度技术指标,在对磁选态铯原子钟主伺服电路弱信号压频转换(V-F)和模/数 (A/D)直接采样对比的基础上,设计了基于DSP28335芯片的A/D直接采样电路,利用CAN总线通信技术与主控CPU板进行通信,实现整钟闭环锁定的方案。通过试验与被测磁选态铯原子钟现有压频转换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所设计的A/D直接采样法较压频转换法减小了磁选态铯原子钟相对频率偏差范围,改善了短期频率稳定度,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采用PDCA的核心思想,结合某型综合显示控制系统研发过程工程实际,提出了一套系统测试性设计的技术方法。通过将系统测试性设计过程按照“策划-实施-评估-改进”的戴明环循环思路,以测试性需求实现和验证为出发点,聚焦测试性设计技术状态风险管控,提出了测试性设计工作的关键技术路径,落实测试性设计过程闭环,可有效指导系统测试性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