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航空   29篇
航天技术   15篇
综合类   1篇
航天   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搜救卫星系统能够实现全球范围遇险报警和定位功能,是全球遇险救援的重要手段。我国搜救卫星系统受空间卫星资源的限制,性能和可靠性皆受到影响。按照国际搜救卫星系统技术发展趋势,我国搜救卫星系统需要进一步补充和完善。随着我国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搜救卫星系统将会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22.
装备危险风险评价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在对国外应用的完备危险风险评价方法进行分析、消化和吸收的基础上,设计了一套适合我国军事技术装备系统进行危险风险评价的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23.
由于具有抗干扰能力强和布置灵活机动的特点,伪卫星在增强卫星系统和独立组网为用户提供更高精度导航定位信息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伪卫星空中基站的精确定位是构建伪卫星区域定位系统的一个关键问题。为此,研究了一种基于光电导航的定位算法,综合利用光电探测成像信息和惯性导航信息,根据伪卫星空中基站的特点建立了相应的误差模型,并采用最小二乘法估计位置误差。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简单,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4.
介绍了多频段多目标海上测控模拟器的设计和实现方法。在硬件设计上,模拟器采用工控机和工作站架构,数字化可重组基带硬件平台技术,实现了不同频段、不同目标航天器的仿真功能。在软件设计上,采用RS422/232接口双中断驱动技术,实现了遥测和数传的同步;采用软件模块化和数据库融合设计技术,实现了多型号目标航天器的仿真需求。  相似文献   
25.
研究在充满粘性不可压缩静止流体的偏心圆柱域中当内柱在垂直于柱轴的平面内作小振幅简谐振动时诱导的二次定常旋涡流动。当Rw=U^2∞/ωγ为有限时量,Stokes层次的二次定常整流流动必须用N-S方程来描述。  相似文献   
26.
靶场外弹道测量系统最优布站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顺南  王玮 《宇航学报》2008,29(6):1951-1954
外弹道测量系统最优布站是靶场的一项重要工作。描述了布站优化目 标函数和约束条件,阐述了基于遗传算法的求解过程,对距离距离变化率测量系统进行了优 化布站,结果表明该算法可用于外测系统的优化布站设计,为靶场测量系统优化布站提供了 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27.
NEW METHOD FOR REDUCED RANK STAP—NON CLUTTER CHANNEL METHOD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pace- time adaptive processing(STAP) is aleading technology candidate for improving detec-tion performance of advanced airborne early warn-ing radar.In practical radar systems,the optimumfully adaptive space- time processing[1] cannot al-ways be implemented because of the computationalcomplexity,so the design of suboptimum proces-sors has been one of the key topics in STAP.Sev-eral reduced- rank STAP methods have been pro-posed in recent years.For example,based on thegeneralized sidelobe…  相似文献   
28.
目前以碳氢燃料与空气可爆混合物的直管爆震室存在较长的爆燃向爆震转变(Deflagration to Detonation Transition,简称"DDT")距离,从而导致发动机整机长度过长等问题。为解决此问题,采用8种螺旋构型的爆震管替代现有国内外普遍研究的直管构型的爆震管进行了一系列实验。首先对不同螺旋结构的爆震管进行冷态流阻特性实验,得出了螺旋结构参数和流阻的关系;再结合冷态实验结果,选取4种螺旋结构进行了热态爆震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所有螺旋结构均可获得充分发展的爆震波;螺旋爆震管缓燃向爆震转变时间随螺旋中轴线曲率半径增加而减小;相对于长2.0m的直管爆震管,螺旋爆震管DDT时间缩短了0.415~0.589ms,DDT距离沿螺旋线方向缩短了0.35m,爆震管轴向长度缩短了0.78~1.28m。  相似文献   
29.
对比分析了波音737NG飞机进行前货舱防烟渗漏的电气改装前后所加装的工作逻辑电路,系统阐述了波音737NG飞机在前货舱烟雾渗漏方面所做的改进,以及在改装工作中可能会遇到的故障。  相似文献   
30.
电离层等离子体不规则结构通常会影响星地卫星的通信、导航及定位等,因此研究不规则体的结构特征和演化过程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中尺度电离层行进式扰动(MSTID)是一种常发于F层的电离层扰动,其演化过程十分复杂。本文利用伊春和兴隆台站全天空气辉成像仪、Swarm卫星、佳木斯高频雷达以及漠河和十三陵台站数字测高仪观测数据,对2018年10月17日夜间出现在中国东北区域上空的MSTID事件进行分析。该MSTID事件传播时间较长,在气辉观测中持续时间超过4 h(12:02-16:23 UT),其波长范围为176.3~322.5 km,波速范围为67.0~154.1 m·s–1。研究结果显示,该MSTID可能产生于较高的纬度,自东北向西南往中纬传播,依次经过伊春和兴隆台站的气辉观测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