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5篇
航空   60篇
航天技术   7篇
综合类   8篇
航天   2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91.
冉方圆  伍楠  贺菲  王建华 《推进技术》2021,42(3):587-592
针对液态水相变发汗冷却实验中的振荡、表面温度分布不均及结冰现象,对液体冷却剂进行调研,选取丙二醇添加剂对液态水改性,在主流温度573K,雷诺数1.2×104的亚声速高温风洞中实验研究了不同丙二醇改性水溶液浓度和注入率下多孔平板的相变发汗冷却特性。结果表明:随丙二醇浓度增大,多孔平板对改性水溶液的渗透率增大,多孔平板表面温度的振荡幅度减小,同时振荡周期内温度波峰降低。因此,使用丙二醇改性水溶液作为冷却剂,发汗冷却结构表面温度分布更加均匀,热疲劳损伤减小,承温极限升高,进而烧蚀风险降低,这对有效且高效的热防护系统设计具有重要意义。另外,注入率越大平板表面冷却效果越好,表面温度的振荡幅度越小,因此增大注入率也是改善多孔板表面温度波动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92.
本文以欧洲空中客车集团的工装技术为基础,阐述了近年来西方先进航空制造业中工装技术的演变、发展和现状;探讨了用于制造装配多机型、多品种的多用途工艺装备技术;论证了我国航空业工装柔性化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3.
在跨音速平面叶栅风洞中测叶栅BRITE/EURAM21N及BRITE/EURAM22N,进口气流马赫数为0.8;经叶栅尾部矩形开口槽进入流场尾迹区的喷气量为总流量的3%。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在叶栅尾部压力面截去一个直角缺口可以显著提高喷气效应,使尾迹流区域的面积减少一半。  相似文献   
94.
从飞机翼面外形设计的角度,利用顺气流截面弦长与任意斜截面弦长的相互关系,导出了一种求解翼面类斜截面外形的简便方法。本方法的优点是,可以方便地给出翼面类任意斜截面外形的相对坐标值。只要算出任意斜截面的弦长,就可以很快地得到对应外形的坐标值,而无需求解复杂的曲面方程。与传统的方法相比较,减少了计算量。这对于求解着于非顺气流方向的翼肋外形来说,尤其显得方便。文中以某型飞机机翼为例,分别用传统方法和简便方法进行计算,得到完全一致的结果。  相似文献   
95.
现代服务业是驱动现代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部门,其发展的程度,对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提升和产业结构优化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深入分析廊坊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优势和劣势,系统地提出了廊坊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方向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6.
应用红外热像技术实验研究层板结构冷却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高温热风洞中,应用红外热像系统对三个具有真实燃气轮机尺度的层板结构进行了冷却特性实验研究.为了描述冲击、对流及导热的综合作用,采用数字图像信号运算技术,直接获得描述冷却前后层板高温表面二维温差分布.通过比较三种层板结构综合冷却效率,详细讨论了绕流柱数目及直径、气膜孔角度、主流雷诺数和努塞尔数对层板冷却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97.
98.
4 中国飞机制造装备技术的发展建议 综上所述,由于新技术的综合应用、计算机革命带来的飞跃、众多行业的进入,飞机制造装备专业出现了日新月异的变化,这是世界潮流所使然,任何力量都无法阻止它的发展.  相似文献   
99.
提出了一种测量汽轮机叶片动态扭转变形的新方法──激光截线法.利用He—Ne激光截线长的变化对叶片扭转恢复角进行动态测量,其精度可达到和高于激光超高速摄影测量法  相似文献   
100.
具有伯努利分布丢包网络控制系统的保性能控制器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一类服从伯努利分布丢包的网络控制系统,讨论了其保性能控制器的设计问题,将网络控制系统建模为一类具有不确定性参数的离散系统,利用Lyapunov稳定性理论,给出了系统的稳定性条件,结合一个最优二次型性能指标,推导出该类系统保性能控制器的存在性,并将系统保性能控制器设计问题转换为求解线性矩阵不等式(LMI)可行解问题。最后,通过仿真算例验证了此控制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