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6篇
航空   97篇
航天技术   17篇
综合类   12篇
航天   27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43 毫秒
41.
素质教育提倡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整合,以培养高素质的科技人才。而目前,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又是以理工科学生为主要对象。在这种情况下,在英语教学中加强人文教育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2.
概述了PLC的PROFIBUS—DP通信方式和OPC技术的基本原理,重点论述了某航空试验台的测控软件开发技巧,如何在Delphi开发环境下应用IOCOMP控件实现OPC Server/Client与PLC的组态过程,从而构建了应用软件和PLC的数据交互途径。这种通信方式在保证通信高效、可靠的同时,简化了程序,缩短了开发周期。  相似文献   
43.
UFO现象多有强光但无声响,带有叮当声和呼啸声的UFO现象当然引发了争论和关注。 不明飞行物的目击报道已经不少了,但目击报道中提到声响的却为数不多,而这正是几年来我致力调查研究的焦点。我之所以把飞行现象和声响现象结合在一起探讨,是因为在70年代我曾经耳闻目睹了这种复合的UFO现象。那次经历启动了我的研究。而广泛的合作和巨大的兴趣使这项研究取得了进展。 那时我居住在加拿大安大略省南部的一个名叫奥尔顿的偏僻山镇中。该镇所在地区当时已有几起UFO目击事件发生。从1975年3月3日开始,我和邻居都看到了一种天空现象:明亮的白光、红光和绿光在夜空中作着难以置信的飞行表演,有几何角度  相似文献   
44.
介绍了步进电机的工作原理及使用单片机控制步进电机的方法,给出了简单的程序实例,并比较了各种控制方法的特点,希望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45.
介绍了新型自动化报舵装置的功用及实现方法,叙述了装置的安装、调试、测试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46.
47.
吸附式亚声速压气机叶栅气动性能实验及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以亚声速平面叶栅风洞为实验平台,在不同来流马赫数、攻角和吸气量状态下,测试吸附式压气机叶栅吸力面、压力面表面压力分布和叶栅尾缘等参数.结果表明,附面层吸除能促进附面层减薄,减少分离损失,有助于降低叶栅总压损失,提高气流折转能力,改善叶栅气动性能.合适吸气槽位置和吸气量的选择,有利于叶栅内部流动更趋合理.   相似文献   
48.
NS-DBD激励控制非细长三角翼前缘涡仿真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在三角翼前缘施加纳秒脉冲介质阻挡放电(NS-DBD)激励唯象学模型,进行了47°后掠角钝前缘三角翼流动控制的仿真。分析了不同迎角下升力和阻力系数的变化、流场结构的变化、以及激励诱导旋涡的演化过程。研究表明:施加无量纲激励频率F+=1.44的NS-DBD激励后,可明显提高三角翼失速前后的升力系数;同时阻力系数也有所增加,变化趋势与实验结果一致。激励在前缘分离剪切层处诱导产生流向涡,改变了前缘剪切层结构,使其向内卷吸;激励后时均流场形成了明显的负压峰值,前缘涡附着线外移,吸力面回流区减小。   相似文献   
49.
文摘SiC_p/Al复合材料在切削加工中存在严重的表面质量问题。本文设计单因素试验,采用硬质合金涂层刀具对SiC_p/Al复合材料进行铣削加工,研究了加工参数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表面粗糙度随切削速度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随进给量、径向切深、轴向切深的增大而增大;使用较大的切削速度、较小的进给量和不大于4 mm的径向切深能获得较好的加工表面质量。  相似文献   
50.
为研究吞鸟对涡轴发动机的影响,进行了3次吞鸟试验。在试验中,由气体炮将鸟射入发动机进气道,采用高速摄影仪 记录鸟的运行轨迹和撞击部位及试验件形变过程。试验数据表明:在吞鸟过程中发动机各参数均大幅波动,持续时间约为3~4 s, 波动过后,功率恢复时间约为5~9 s,各参数达到最终状态时间约为90~95 s;试验后发动机性能有衰减现象,清洗后有所恢复。经 孔探和分解检查可知:鸟的残骸主要部分未进入发动机主流道,第1 级压气机叶片卷曲变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