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4篇
航空   77篇
航天技术   27篇
综合类   18篇
航天   3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41.
通过对某新型民用飞机机翼结构进行分析、简化,建立计算模型。采用薄壁结构力学剖面刚度计算的理论进行编程计算,通过计算获得了翼面的刚心位置和弯曲刚度及扭转刚度,为某型飞机机翼结构设计和气动弹性分析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42.
利用电弧沉积法研制出新型Nb/Mo多层金属复合高温结构材料,在复合材料表面制备相应的高温抗氧化涂层。在大气环境下对该材料进行了高温热暴露试验,并对不同热暴露状态的Nb/Mo多层金属复合材料进行了微观组织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在可靠的抗氧化涂层的保护下,Nb/Mo多层金属复合材料在1600℃热暴露15h后,其内部层间组织结构仍基本保持完整。  相似文献   
143.
144.
采用粉末冶金熔体自浸渗工艺制备了相对密度大于98%的TiC/Cu复合材料,并对其耐烧蚀与耐热震性能进行了研究。TiC/Cu复合材料在等离子烧蚀过程中产生了“发汗冷却”效果,随着复合材料中Cu含量的提高,TiC/Cu的弯曲强度与耐热震性能显著提高。TiC陶瓷骨架相对密度为72%的TiC/Cu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达到955 MPa,较热压纯TiC陶瓷材料有大幅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5.
针对工程上翼面的跨音速颤振计算存在的问题,阐述了修正偶极子格网法的跨音速颤振计算方法。采用较为精确的定常气动力数据,对工程上常用的偶极子格网法(DLM)的气动力影响系数矩阵(AIC)进行修正,考虑了翼型、厚度及粘性等影响非定常气动力的因素,并将改进后的非定常气动力用于某超临界机翼的跨音速域的颤振计算,结果较好地预测到了跨音速“凹坑”现象。  相似文献   
146.
通过对"实践八号"育种卫星留轨舱中进行的密闭培养系统中高等绿色开花植物青菜(Brassica parachinensis Bailey)从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到开花授粉各个阶段的实时图像观察,与地基对比实验的研究,初步了解到空间微重力对高等植物从营养生长到生殖生长转变,以及开花等重生理过程的影响。这是我国首次在空间进行的密闭培养系统中高等植物生长发育过程的实时图像观察实验,采用显微图像观察技术、空间植物培养技术、培养环境控制技术与生物目标观察固定技术等,为空间生命支持系统提供重的技术依据,并通过显微实时观察装置的研制与空间应用,加强对空间生命科学实验过程的在线检测和实时监控能力,为空间生命科学研究的遥科学方式建立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47.
系统的敏捷性是仿真建模的重要目标,它反映了系统适应需求变化的能力.然而当前普遍采用集中式的单层架构建模空战仿真系统中各组件模型之间大量的协调逻辑,这导致系统结构呈现刚性化特征,难于灵活适应不断变化的仿真需求.提出并实现了一种面向服务的空战仿真协调逻辑集成方案.系统中的协调逻辑被有机抽取并封装为一系列协调代理,将协调过程中被动的组件模型扩展为自协调的服务,服务是一种高度可重用的资源并且被机器可处理的描述契约文档完全定义;根据特定的仿真需求在运行时动态组合相关服务即可完成空战仿真系统中协调逻辑的绑定,从而提升了系统的敏捷性.  相似文献   
148.
针对挠性航天器滑模变结构姿态控制器控制力矩的高频抖振问题,提出一种挠性航天器智能模糊控制算法。该算法使用模糊控制算法对航天器控制参数进行模糊化智能处理,能够有效改善控制器控制力矩的高频抖振问题。首先将模糊控制算法与滑模控制算法结合,根据切换面趋近律系数模糊化处理;然后应用连续饱和函数代替符号函数设计姿态控制器;最后通过算法到达滑模面的程度调整边界层厚度,在保证控制力矩不发生抖振情况的同时有效控制滑模面边界层的厚度。仿真结果证明,提出的智能模糊控制算法能够有效改善挠性航天器控制力矩的高频抖振问题,同时可以加快挠性航天器低阶模态振动曲线的收敛速度。  相似文献   
149.
本文分析了车头前管以冷扩胀成形代替切削加工的可行性,并介绍了工序设计及模具结构。  相似文献   
1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