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8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21篇
航空   280篇
航天技术   108篇
综合类   22篇
航天   8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我们电工实验室是从81年3月份起正式开始筹建的。第一战役,经过7个月的艰苦奋斗就使实验室初具规模,在当年10月份就为学生开出了直流电路部分实验。 第二战役,又经过8个月的紧张努力,使实验室基本建成,到82年6月份就能开出大纲规定的全部实验。(两门课程共17个) 到目前为止,已经为我校四个专业十多个班级开设了实验课30多次,为我校两届电大学员开设实验课13次,为延光厂电大及商校学生开设实验课14次。 实验室布局合理,面貌焕然一新,从6月份以来陆续接待外宾,上级机关及兄弟学校的多次参观,受到好评。  相似文献   
122.
某发动机第一至十级整流器,是由不锈钢1Cr21Ni5Ti制成的外环、内环、封严环和由不锈钢1Cr11Ni2W2MoVA制成的几十块叶片,6个凸台组合焊接而成(见图1)。焊后要保证:①外环内径φA_(-0.2)~( 1.0)毫米,高度H_(-0.2)~( 0.3)毫米;②内环外径φB±0.6毫米;③整流器通道尺寸“T”沿圆周之差不大于1.0毫米;④叶片安装角α,平均值为α±30′,任意一块叶片α±1°30′等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23.
段静波  周洲  王伟  江涛  王睿 《航空学报》2016,37(3):799-809
大展弦比大柔性机翼在气动力作用下产生较大的弯曲和扭转变形,会引起明显的气动载荷重新分布。基于一种只具有2个广义转角自由度的梁单元模型,提出了一种大展弦比大柔性机翼载荷重新分布的新方法。该方法将大柔性机翼弯曲变形的几何非线性问题转化为线性问题,同时,基于弯曲变形结果,可在局部坐标系下进行机翼扭转变形求解,避免了整体坐标系下扭转变形的几何非线性问题。综合来看,该方法可将具有明显几何非线性效应的大展弦比大柔性机翼的载荷重新分布问题转化为线性问题,且计算量小,效率高,非常适合工程实用。通过与大柔性悬臂梁解析解的对比,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4.
为研究某型大扩张角涡轮过渡段气动性能,对过渡段内部流场进行了详细的试验测量,同时采用CFD数值模拟对过渡段内部流场进行仿真,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过渡段机匣表面流动受强逆压梯度影响,容易发生流动分离;轮毂表面流场受支板前缘冲击绕流的影响,呈现周向不均匀性.来流气流角使得过渡段内部流场向支板一侧偏斜,随着气流角的增大,过渡段总压损失增大.CFD模拟结果与试验测量结果吻合较好,均能很好地捕捉流场的细节特征;过渡段进、出口总压恢复系数随着来流气流角的增大而减小,CFD模拟和试验测量值的偏差约为0.2%.  相似文献   
125.
针对采用常规涡轮设计方法设计多恒定转速涡轮时,存在的难以兼顾不同状态点性能以及设计周期较长等问题,运用动力涡轮多设计点耦合设计方法进行研究。为了验证该方法是否有效,建立了涡轮模型并进行了3维数值模拟,在设计初始时确定了各设计点的性能。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初步计算不同状态点下的速度三角形;在叶片造型时可以根据不同状态下的速度三角形进行优化选取进口几何构造角,使涡轮在不同状态下来流条件较好;多设计点耦合设计得到的涡轮在保证各状态下出口绝对气流角偏离轴向不大的同时各状态之间的效率均较高。  相似文献   
126.
轮毂封严气体对高压涡轮二次流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5,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1引言目前,国内外对封严冷气掺混已有一定的研究,宾夕法利亚大学的Mclean研究了转静子封严腔冷气孔位置以及冷气流量等对主流的影响,发现了很小一部分冷气也会对涡轮的性能和涡轮出口条件产生很大的影响[1,2]。Jakoby等人对涡轮内部转静子封严腔和主流通道中的流动进行了数值模  相似文献   
127.
NOB新型油膜轴承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最大限度地 保证了产品精度的稳定性和性能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8.
德国彼特沃尔特斯表面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高精密数控单、双端面精密磨削、研磨、平面珩磨、抛光及除毛刺机设备的研发及制造厂商。其设备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金属、陶瓷、玻璃、塑料及半导体材料工件的单、双端面高精密平面加工中,其厚度尺寸、平行度、平面度及表面粗糙度可达到亚微米级。  相似文献   
129.
本文采用全三维粘性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重复级低速压气机不同静叶弯角对流动特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静叶弯曲能有效地控制静叶端壁区二次流动,降低端壁区流动损失,特别是有间隙的根部区流动。因此,静叶弯曲后改善了近失速点的流动,扩大了低速压气机的稳定工作范围。另一方面,静叶弯曲促使端壁区的低能流体向叶片中部迁移,使得叶片中部附近的损失增加,从而效率降低。叶片弯曲的同时叶片表面积增大,使得叶片表面摩擦损失增加。几方面原因导致静叶弯曲存在一个最佳角度,本文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弯角为10°附近流动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130.
近失速状态下压气机转子叶尖旋涡流动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低速大尺寸单级压气机实验台上,利用SPIV技术测量了近失速状态下压气机转子尖区多个截面的三维瞬态速度场。基于瞬态场测量结果,详细阐述了近失速状态下压气机转子叶尖泄漏涡的演化过程和角区旋涡的形成过程。测量结果表明角区旋涡是一种总体意义上的旋涡,其涡核是由多个涡团组成的,形成角区旋涡的一个关键机制是压气机的旋转运动对源于近吸力面的正负涡量的涡团具有选择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