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7篇
航空   153篇
航天技术   21篇
综合类   24篇
航天   4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61.
针对航空发动机液压延迟器研制、生产过程中实际问题,应用逆向设计思路,通过分析该液压延迟器结构原理和对应的试验参数要求,建立简化模型,并结合理论计算、对比试验、AMESim仿真等手段得出了符合工程实际的结论。结论表明:在满足产品可靠性的基础上,原技术指标不合理,给出的修正技术指标可解决设计指标和工程实践的差异问题。研究成果可为设计完善该型航空发动机液压延迟器组件泄漏试验提供依据,也能为同类结构的零组件设计、改进和工程排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2.
针对背景差分运动目标检测中目标边缘不够精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边缘特征的背景差分运动目标检测方法.该方法结合了均值背景的总体特性和对称帧差的实时性.首先,利用包含同一图像的两幅对称帧差相与结果获取运动目标的准确边缘,并将其作为目标分割的边界限制;然后,利用背景差分方法获取运动目标区域范围,提取目标像索点作为区域生长的种...  相似文献   
63.
航空发动机燃烧室喷嘴内部燃油结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在最严重热负荷时喷嘴内部燃油沉积率以及燃油性能参数的变化进行了试验研究。对1个相似的喷嘴试验件进行了传热试验,通过试验修正计算中关键的传热系数,建立了符合喷嘴实际的传热计算方法;用该方法推算发动机在真实条件下发生最严重热负荷的工况,然后进行了燃油沉积率试验,得到了燃油管道沉积率与温度的关系,同时得到了喷嘴和油滤上积沉的特征;对沉积物成分进行了分析,并测定了燃油油样进行性能参数。通过研究结果,提出了改善喷嘴燃油热安定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64.
65.
GD1800-79《公差与配合》中,对孔与轴的定义是:“孔——主要是指圆柱形内表面,也包括其它内表而中由单一尺寸确定的部分”;“轴——主要是指圆柱形外表面,也包括其它外表面中由单一尺寸确定的部分”。如果严格按着定义,我们  相似文献   
66.
67.
着重阐述数字图像、像素点、位元分辨率、图像分辨率、灰阶、色彩空间等图像各构成要素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并结合这些概念说明图像处理实践中真彩色与伪彩色的区别、屏幕色与打印色的区别,对图像显示、打印时的清晰度、偏色等问题提出解决途径及方法。  相似文献   
68.
在形位公差国家标准的宣贯过程中,“相关公差”这一概念很快被人们所接受,它的好处是大家所公认的。但是,对于它的使用确实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例如有的个别单位就明文规定:“图样上暂不贯彻相关公差,相关公差问题一律由有关部门按过去的习惯作法处理”。这样的规定,影响了该项标准的贯彻,同时,给技术管理、质量管理也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相似文献   
69.
自“形位公差”国家标准宣贯以来,位置度问题始终受到人们的关注。由于它具有概念明确,构思严谨,表达确切,注法简单等优点,深受广大使用者的欢迎,目前已被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70.
为了实现立方星在轨飞行与变轨,基于模块化推进器系统提出混合控制策略实现微小卫星轨道持续变化任务需求。首先,针对多单元立方星单一主推进器的结构部署,基于高斯变分方程采用连续低推进力实现轨道机动变化。为了实现对立方星主推进器的指向调整,基于姿态动力学模型利用PD连续姿态控制求得所需扭矩,实现对立方星的指向角和指向角速度调节。针对配置的微脉冲等离子推进器(μ-PPT)不连续的特点,通过搜寻μ PPT最优脉冲序列组合获得实际扭矩,满足对外部干扰的持续补偿以及立方星的姿态稳定和指向调整操作需求。此外,引入姿态误差敏感度阈值,使姿态控制器在能够提高系统鲁棒性的同时减少μ-PPT消耗。最后,通过对3U立方星在轨飞行与变轨的具体案例分析,表明所提出的基于微推进器系统的混合控制策略能够实现立方星轨道机动变化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