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2篇
航空   135篇
航天技术   14篇
综合类   22篇
航天   2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结合型号产品标准化工作实际,阐述了标准化大纲编制的必要性、编制时机、编制依据、编写内容,以及如何进行统一、规范的编制。  相似文献   
112.
针对参数辨识过程运算时间长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参数辨识方案.该方案避免了对数值模型的大量迭代,能够根据多个连续时间步的实测系统状态对多参数进行快速估计,实现参数辨识;同时,为了帮助神经网络更好地提取特征,还引入一种双向标准化的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以Lorenz63为实例,对其参数进行了分析、实验.实验...  相似文献   
113.
陈文亮  潘国威  王珉 《航空学报》2019,40(2):522403-522403
为校正中机身壁板由于重力和调姿内力产生的变形,提高中机身壁板装配调姿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力位协同控制的装配调姿方法。通过将调姿机构等效为并联机构,推导了调姿机构的解析正反解模型;根据螺旋理论,建立了力传感器测量值与重力、调姿内力之间的映射关系,实现重力补偿值的动态计算,基于局部刚体-弹性连接假设,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方法构建了调姿内力转化为位置补偿量的模型;根据Clamped-Free变形协调原理,简化了定位器调姿内力之间的协调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重力前馈补偿和调姿内力转化为位置补偿的力位协同控制策略,并对其进行了理论分析与设计。最后,对所提出的控制策略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力位协同控制方法,调姿定位精度提高35.3%,调姿内力降低77.8%,通过应用实验,说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4.
航天任务控制中心容灾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航天任务是一项高投入、高风险的活动,作为管理所有在轨飞行航天器及资源的航天任务控制中心,要求具备很高的可靠性与较强的容灾能力。国际航天大国对地面系统,特别是任务中心级的备份均非常重视,也开展了相关建设和系统运行。在对我国航天任务控制中心容灾模式进行探讨的基础上,提出容灾中心的技术要素、需求分析以及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15.
本文介绍了从可靠性指标,可靠性考核等方面阐述了评价过程中的模糊因素,从而为亲搁的可靠性高度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6.
介绍了一种基于VXI总线技术的某武器装备测试系统与故障诊断系统的开发设计方法,重点探讨了VXI总线测试硬件与软件的组件和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17.
首先简单论述了计算机会议系统着急的为通信问题,然后详细分析了多点信息传播的集中式、层次式和分布式三种方法,并给出各自时间复杂性分析的数学推导和计算机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118.
目前,国内飞机制造业基本以串行工作模式制造产品,装配工艺的设计主要采用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系统,但仍然停留在二维产品设计的基础上.另外,工艺设计与产品设计存在着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没有建立紧密的联系,无法进行协同工作.  相似文献   
119.
本文对复合推进剂用高能点火药点燃的点火特性,从实验与理论上进行分析研究.建立了一套采用高灵敏度测试记录仪器的点火装置,通过测定点火压力与热流率,考察了MT烟火剂(Mg/(C_2F_4)n)中镁粉粒度大小对丁羟推进剂点火特性的影响.在一定镁粉粒度范围内,当点火药中镁粉粒度增大时,推进剂所接受的热流率增加,点火延迟时间缩短.改变推进剂参数和工作条件进行理论预示的结果与已有研究的趋势一致.  相似文献   
120.
你刊在1983年第1期上,登载了《对GB1183—80中最大实体原则的理解和异议》一文。此文对《形状和位置公差》国家标准的最大实体原则部分提出了异议。笔者对此也另有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