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2篇
航空   81篇
航天技术   44篇
综合类   10篇
航天   3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介绍适用于FUNAC系列数控机的01数控编程系统程序及其源程序。该系统程序具有创新,简便,灵活,实用等特点。  相似文献   
72.
新型转子振动主动控制执行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制了一种新型执行器,测试了其动、静态性能,并利用它对转子振动进行主动控制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执行器能显著地降低转子的同步振动,控制过程中仅需测量转子的轴或轴承振动,且不改变转子的结构参数。  相似文献   
73.
五轩 《中国航天》2011,(11):56-61
建设地球外的村庄,远比在地球上盖房子要复杂得多。它不像地面盖房子那样要用石头砖瓦来盖,也不能用钢筋水泥来浇注,而是要事先在地面上把各个房间(舱段)组装好,再用货运飞船或航天飞机送到太空,一个一个对接起来,这就需要掌握航天器交会对接技术。  相似文献   
74.
兰萍  兆炜  政轩 《太空探索》2013,(9):8-11
从自力更生研制卫星,到大胆闯进国际市场,与航天强国同场竞技,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以下称为五院)在国际化的道路上辛勤耕耘,终于实现整星出口,空间产品、服务覆盖亚、非、拉、欧四大洲,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英文缩写"CATS制造"写在不同的卫星上,闪耀在星空中。从游泳中学会游泳  相似文献   
75.
五轩 《航天》2010,(4):39-41
重要事件往往会改变历史,而历史则影响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进程。从东方红一号发射到神舟七号在太空翱翔,40年间,中国空间技术实现了巨大转变,屹立于东方的中国已成为一个有重要影响的国际大国.  相似文献   
76.
在7月1日这个庄严而神圣的日子里,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隆重举行纪念建党八十七周年升旗暨神舟七号飞船出征仪式,旨在进一步激发飞船队伍的使命感、责任感和荣誉感,并向党和国家庄严承诺,确保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圆满完成。集团公司总经理马兴瑞,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集团公司副总经理袁家军、总经理助理赵晓晨,该院院长杨保华等参加了仪式。仪式由该院党委书记李开民主持。  相似文献   
77.
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与巴西空间研究院合作研制的资源 -1卫星 ,自 1 999年1 0月 1 4日升空入轨后 ,经过 1 0 0多天的在轨测试 ,资源 -1卫星各系统工作正常 ,各项指标完全满足设计要求 ,于 3月 2日在北京正式交付使用。此举标志着我国已经拥有先进的地球勘测手段 ,我国应用卫星和卫星应用技术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我国资源卫星研制技术达到 9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该星成功运行创数项第一 ,表明我国航天遥感器研制实现历史性跨越 ,我国完全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空间事业。国防科工委、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等有关…  相似文献   
78.
推行学分制是我国普通高校教学管理改革的基本趋势。本文提出了推行以选课制为中心的学分制管理的基本思路与实施方案,按照两步走的构想,完成由学年制向专业方向学分制和完全学分制的过渡。  相似文献   
79.
以硝酸铜、硝酸铁为反应物,氨水为沉淀剂,PEG-400为分散剂,通过共沉淀法合成了纳米CuFe_2O_4。利用XRD、FE-SEM、TEM表征了纳米CuFe_2O_4颗粒的结构、粒径及形貌。同时,采用DSC研究了纳米CuFe_2O_4对AP热分解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所得的产物主要为尖晶石结构的CuFe_2O_4,粒径约为200 nm,呈类球形。DSC分析表明,纳米CuFe_2O_4对AP的催化效果优于单独使用共沉淀法制备的纳米CuO、纳米Fe2O3或者纳米CuO+Fe_2O_3(CuO和Fe_2O_3的摩尔比是1∶1)混合物的催化效果。纳米CuFe_2O_4对不同粒径的AP均具有显著的催化作用,且2%含量为纳米CuFe_2O_4催化AP的最佳使用量,可使64、6、1μm AP的高温分解峰温分别从441.3、433.8、416.9℃降低至356.8、379.8、355.2℃;表观分解热分别从941、1167、1312 J/g增加至1734、1 838、1 855 J/g;同时使64、6、1μm AP的热分解反应速率常数分别增大。随着AP粒径的减小,其团聚性增强,很难与纳米CuFe_2O_4形成均匀混合物。因此,想要提高纳米CuFe_2O_4对超细AP的催化性能,应该从解决纳米CuFe_2O_4和超细AP的分散均匀性入手。  相似文献   
80.
针对超大功率空间太阳能电站(SSPS),提出了一种分布式+集中式系统拓扑架构,将系统电力传输分为太阳电池阵区、主结构电力传输区及发射天线阵区三大部分。根据系统三大阵区的能量流动关系,本文将SSPS系统的工作模式划分为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工作模式、跟踪功率指令工作模式及阴影区工作模式,并提出分层能源管理控制策略。最后,针对兆瓦级太阳电池阵的不同工作模式,利用Matlab/Simulink搭建空间太阳能电站系统仿真模型,进行仿真试验及对比分析,试验结果验证了拓扑架构的合理性及控制策略的有效性,为解决空间太阳能发电技术电力传输与能量管理问题提出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