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5篇 |
免费 | 12篇 |
国内免费 | 5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42篇 |
航天技术 | 3篇 |
综合类 | 2篇 |
航天 | 15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1篇 |
2021年 | 8篇 |
2020年 | 2篇 |
2019年 | 3篇 |
2018年 | 5篇 |
2017年 | 1篇 |
2014年 | 4篇 |
2012年 | 2篇 |
2011年 | 4篇 |
2010年 | 6篇 |
2009年 | 1篇 |
2008年 | 1篇 |
2007年 | 5篇 |
2006年 | 1篇 |
2005年 | 2篇 |
2004年 | 2篇 |
2003年 | 3篇 |
2001年 | 2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7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二维活塞航空燃油泵容积效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二维活塞燃油泵,该泵利用二维活塞的旋转运动将配流机构集成到活塞上,去除了传统柱塞泵独立的配流机构,简化了泵的结构、提升了泵的功率密度,而且由于主要运动机构采用了滚动轴承支撑,免除了滑动摩擦副及其产生的泄漏,提高了效率。对泵的容积效率进行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结合泵的结构原理分析了造成容积损失的内泄、外泄及油液压缩性等3种主要原因;应用层流和紊流的缝隙流动基本理论推导出泄漏解析表达式,着重分析了不同配流开口形式产生的内泄漏;综合考虑油液压缩性和泄漏获得了容积效率数学模型。理论研究表明采用负开口配流形式可以有效减小内泄漏,定量分析了泄漏流量与负开口量的关系,同时利用Fluent进行配流过程中泵腔内的流场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可以有效减小油液倒灌。为了验证理论分析的有效性,制作二维活塞燃油泵样机,以航空煤油为介质进行台架实验。样机实验结果表明在负载压力2 MPa,转速从1 000 r/min到5 000 r/min,容积效率从93.6%提升到98.1%;当转速为2 000 r/min,负载压力从1 MPa增大到5 MPa,容积效率从97.5%降低到92.3%。以现有的齿轮泵和柱塞泵相比容积效率显著提高,理论与实验的结果偏差在4%以内,表明理论分析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22.
长期以来,一直采用CAI(冲击后压缩强度)来评定复合材料抗冲击和损伤的能力,大量实验数据证实,它是个物理意义比较含混的力学量,不能正确指导材料研究和设计选材。研究表明,复合材料结构的抗冲击耐久性和含冲击损伤的损伤容限分别对应于材料体系的损伤阻抗和损伤容限,并可以分别用对应静压痕力~凹坑深度曲线拐点的压痕力Fknee,和凹坑深度~压缩破坏应变曲线门槛值CAIT(Compression failure strain After Impact Threshold)来表征。 相似文献
23.
24.
王雯鲍益东樊胜宝魏晓东安鲁陵 《航空制造技术》2018,(23):82-86
基于Abaqus软件简化框架式复材成型模具三维模型,分别采用实体单元与壳单元建立有限元模型,并分析模具在支撑、铺贴、吊装等典型工况下的应力水平、变形量,结果显示两种模型分析差值较小,能够使用壳单元代替实体单元进行模具的轻量化设计。基于壳单元,利用Abaqus的尺寸优化模块,以隔板厚度为设计变量进行模具轻量化设计,确定合适的隔板厚度尺寸。 相似文献
25.
26.
根据飞机高压油滤的工作原理和结构形式,结合故障现象对故障原因进行分析,确定故障与人为操作不当有关,在未安装油滤滤芯或油滤上下壳体未拧紧的情况下给液压系统增压,油滤的出口被安全活门与衬套阻断,高压油通过衬套将压力传递给垫圈,衬套在没有下壳体支撑的情况下,拉断螺钉,衬套从顶盖中下移,垫圈变形.通过故障复现试验和载荷计算,确... 相似文献
27.
针对传统滑模控制易导致系统出现抖振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模糊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滑模观测器来实现永磁同步电机(PMSM)无传感器控制。为了减小观测器系统抖振,利用模糊RBF神经网络算法动态调整滑模增益,并采用李雅普诺夫稳定性定理证明了该模糊神经网络观测器的稳定性;利用锁相环(PLL)技术提高估算精度,并削弱计算噪声。基于MATLAB/Simulink软件平台搭建了仿真模型,将模糊RBF神经网络滑模观测器系统与传统滑模观测系统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与传统的滑模观测器相比,新型滑模观测器能够快速、有效地跟踪转子位置,精确估算出转子速度,同时具有较好的动态特性。 相似文献
28.
29.
攻击机对地攻击作战思想和作战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新时期世界军事思想和重要国家0军事战略的基础上,阐述了新战争形势下攻击机的地位和作战模式。 相似文献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