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5篇
航空   42篇
航天技术   72篇
综合类   10篇
航天   36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61.
2005年12月28日北京时间13时19分,欧洲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的首颗试验卫星由俄罗斯联盟-FG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并顺利入轨。这是庞大的伽利略计划向前迈出的一大步,标志着该计划进入了真正的轨道验证阶段。GIOVE-A卫星目前运转情况良好,并于1月12日传回了首批信号。GIOVE-A卫星的各种载荷链将依次产生多种伽利略信号模式。载荷试验于2月中旬完成。  相似文献   
62.
自从1959年世界第一个空间探测器升空以来,人类已相继发射了拜访月球、太阳系的七大行星以及小行星和彗星的探测器,有的探测器还飞到太阳系外去揭示更遥远的深空奥秘,其中对月球的考察最详细,甚至派遣了航天员赴月球实地考察。  相似文献   
63.
人类对太阳系行星的探测首先是从金星开始的,虽然只有约22个探测器成功造访过金星,但它们已初步揭开了金星的神秘面纱。  相似文献   
64.
主要阐述了自动测斌技术住数字电路板备件研制方面的应用。通过对某型引俄设备数字电路板研制的验证事例,探索了ATE和LASAR仿真软件用于备件电路板研制与测试验证的方法。结合装备实验,证明了将仿真技术作为高效的电路设计验证手段,并将ATE作为通用测试验证平台的可行性和先进性。  相似文献   
65.
采用电泳沉积法在石墨基体上涂敷SiC.通过对SiC悬浮液外部参数的控制,得到沉积时间、电压、添加剂量、固含量对沉积状况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得到优化条件并在优化条件下制备样品,经烧结处理即得石墨的SiC涂层.用SEM观察涂层的微观结构,XRD用于烧结前后的相鉴定.结果表明,石墨基体上电泳沉积法制备均匀的SiC涂层简便可行.涂层为颗粒的物理堆积且存在孔隙,在实验烧结条件下SiC没有发生相变.  相似文献   
66.
2009年4月21日,美国航宇局公布了卡西尼土星探测器拍摄的一组颇具震撼力的土星照片,它们以迄今最令人难以置信的细节揭示了土星及其卫星和光环的秘密。最新公布的这组图片显示了土星系统内部的惊人差异,在其中一张照片上,看似宁静的光环优美地堆叠于土星赤道周围,令其与土星卫星坑坑洼洼的外观形成鲜明对比。这一探测项目的科学家正在对土星壮观的光环、迷人的卫星、充满活力的磁气圈和土卫6的表面及其大气层展开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7.
已进站的金星快车(接2008年第10期)"金星快车"探测器由阿斯特留姆公司研制,外型是1.65米×1.70米×1.40米的近似立方体结构,质量为1244千克,发射质量为1270千克,有效载荷质量约为104千克。其总体构型为核心结构加外围结构,星体被核心结构的隔板分割成6个隔舱,各有效载荷装置依其主要需求来安置。"金星快车"的温控设计采用了被动控制方案,  相似文献   
68.
69.
北京时间2011年3月18日8点45分,通过借助地球、金星和水星引力飞行6年半的美国信使号水星探测器,经过15分钟的近水星制动,以1.6千米/秒的速度进入水星轨道,成为世界第1颗水星探测卫星。它将对水星进行为期1年的科学考  相似文献   
70.
杭添仁 《太空探索》2012,(12):16-19
据国家海洋局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最近透露,2020年前,我国将发射8颗海洋系列卫星,其中包括4颗海洋水色卫星、2颗海洋动力环境卫星和2颗海洋监测卫星系列(又叫海洋雷达卫星),形成对我国全部管辖海域乃至全球海洋水色环境和动力环境遥感监测的能力,同时,也加强对我国黄岩岛、钓鱼岛以及西沙、中沙和南沙群岛全部岛屿附近海域的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