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6篇
航空   31篇
航天   3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翟坤  杨涤  朱承元  王新 《航天控制》2004,22(1):17-25
以某在研挠性卫星星载计算机在回路中的仿真试验为背景 ,利用dSPACE多处理器系统构建了卫星姿轨控实时仿真系统。介绍了实现该系统的软、硬件构成。重点介绍了实现该实时系统的关键———如何用dSPACEDS4 2 0 1s板上的RS2 32 / 42 2串口模拟星载计算机与各路姿态敏感器、反作用飞轮串口之间的复杂通信及串口通信Simulink仿真模型的设计。本文用Simulink ,Stateflow和S函数混合建模方法 ,设计了该实时系统的串口通信接口模型。并以星上自主模式为例进行了实时仿真。仿真结果证明了本文设计的卫星姿轨控实时仿真系统的可行性和串口通信接口模型设计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2.
本文针对导弹飞行试验的特点,采用导弹六自由度动力学方程建立了飞行数据相容性检验的数学模型。在有舵偏激励同时考虑偏差间相关性的条件下,应用广义Kalman滤波方法进行常值及比例因子偏差的估计。仿真及实际应用表明所建数学模型及估计方法正确有效,所得结果与由高速可重复模拟匹配技术结果极为接近。  相似文献   
43.
仅用反作用轮进行小卫星姿态大角度机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综合轮控高精度优点和小卫星高集成度与姿态机动的要求,以反作用轮为执行机构,采用模型状态轨迹跟踪法,在反作用轮速度饱和约束条件下,进行了模型状态轨迹和基于模型状态轨迹控制律的设计。此外,还针对飞轮摩摩擦等带来的常值干扰,对控制律进行了修正,以提高控制精度。仿真结果表明,此控制方法能较好地实现小卫星姿态的大角度机动。  相似文献   
44.
自抗扰控制技术在某型导弹上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自抗扰控制技术用于某型导弹控制系统设计,从工程应用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内外双闭环自抗扰姿态控制器设计方法,具体论述了设计的方法原理和过程。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有较强的鲁棒性和适应性,有较好的动态和稳定性能。  相似文献   
45.
倾斜转弯飞航导弹的制导与控制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为了提高飞航导弹的侧向机动能力且保证导弹不产生较大的侧滑角 (受导弹所用发动机进气道限制 ) ,本文探讨倾斜转弯 (BTT)控制在飞航导弹控制中的有关理论与应用问题。提出了制导与控制系统控制命令生成方法。以工程应用为背景 ,采用古典控制理论与滑模控制相结合的设计方法来设计BTT导弹自动驾驶仪 ,对所提出的制导与控制方法进行了六自由度数学仿真 ,结果表明本文方案正确、有效 ,且简单 ,工程上易于实现。  相似文献   
46.
飞行仿真转台指向误差分析及误差分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对半实物仿真系统中关键设备飞行仿真转台的指向误差进行了研究,给出了具体计算方法,并根据各种因素对指向误差的影响程度不同,给出了误差分配方法。  相似文献   
47.
朱承元  杨涤  耿云海 《宇航学报》2005,26(2):174-179
基于独特的非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ESO),提出了一种用户卫星天线跟踪指向控制系统。该系统由程序跟踪内环和自动跟踪外环组成。内环控制器由三阶ESO、线性比例微分控制律和静态解耦律组成。外环控制器为一简单的积分控制器。ESO能够在不依赖天线模型的情况下估计出系统状态和总扰动(称为扩张状态)。利用该扩张状态实现动态反馈补偿,则天线系统被简化为解耦的积分系统。基于ESO设计天线控制系统,无需精确的用户卫星天线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天线控制系统具有较高的跟踪指向性能和对干扰和不确定性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48.
原劲鹏  杨涤  孙小松 《宇航学报》2007,28(2):327-332,343
针对中继卫星单址天线与星体之间存在耦合效应以及单址天线需要高精度指向用户卫星的特点,将天线驱动控制系统作为星上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进行了设计。首先推导出了由两相永磁步进电动机驱动单址天线转动的动态方程,描述了系统存在的模型不确定性。考虑到步进电机的非线性特征,用DQ变换进行了反馈线性化处理,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天线驱动控制系统的H∝回路成形控制器,并对所设计的控制器进行了鲁棒稳定性和鲁棒性能分析。数学仿真表明:提出的控制策略能使单址天线获得较高的指向精度,同时减小天线对星体平台的耦合影响.  相似文献   
49.
关成启  杨涤  关世义 《宇航学报》2000,21(3):112-117
本文描述了离散面目标毁伤概率的数学模型,利用均匀设计的方法安排仿真计算的数据,并给出了一个预报公式,可供导弹初步设计时使用。仿真结果表明,导弹射击精度CEP(平面)对毁伤概率的影响相对点目标而言要小,在设计针对离散面目标的飞航导弹时,对平面精度指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放松要求,提高末段高度控制精度,以提高全武器系统的作战效能。  相似文献   
50.
陈新龙  杨涤  翟坤  朱承元 《宇航学报》2007,28(6):1565-1568
以自抗扰控制理论中跟踪微分器为研究对象,针对用sat函数表示的二阶连续跟踪微分器控制作用连续但不光滑的缺点,构造了带饱和限幅的连续光滑控制函数。将该函数引入二阶连续跟踪微分器,通过数学仿真验证,各项性能指标明显优于原跟踪微分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