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6篇
航空   74篇
航天技术   11篇
综合类   2篇
航天   4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71.
电缆结构作为最常见的卫星上的介质-金属结构,只受到卫星蒙皮的保护,其内部充电效应须引起重视。针对卫星上常见的电缆网结构进行了分析,使用内部充电三维仿真软件计算分析了GEO卫星上几种不同型号电缆对应不同蒙皮厚度下的充电效应,并对弯曲电缆、蒙皮孔洞处的电缆、电缆固定件等结构的简化模型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显示,在GEO恶劣电子环境下,单一卫星电缆会因为内部充电效应带上一定的负电位,在绝缘皮较厚或电缆处于蒙皮孔洞处等情况下,充电负电位会升高;电缆固定件介质块的充电电位与介质材料的尺寸有关,会带来较高的放电风险。  相似文献   
72.
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两种补燃室构型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巍  杨涛  程兴华  李理 《推进技术》2009,30(6):647-650
为了提高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性能,使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圆孔隔板与加长燃料两种补燃室构型进行了对比研究。在燃料内径、燃烧室入口直径、空气流量及补燃室压强相同的条件下,得到了两种补燃室构型的放热量与总压损失。对二者进行综合比较后发现,圆孔隔板构型适用于补燃室较短以及发动机工作时间较长的情况;加长燃料构型适用于补燃室较长以及发动机工作时间较短的情况。  相似文献   
73.
为了实现复合材料结构损伤的定位与定量识别,利用传递率函数的运行模态分析方法探讨了复合材料梁无损检测方法,通过对加速度传递函数的最小二乘拟合,得到结构的模态频率和阻尼,对传递率函数矩阵奇异值分解,得到结构的振型。运用曲率模态(CMS)和曲率模态变化率(CMSI)作为损伤指标,对具有单损伤、多损伤和不同损伤程度的复合材料梁结构进行模态分析,并对两种损伤指标的识别敏感性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CMS和CMSI在损伤位置发生突变,通过突变可以识别出损伤的位置和大小,并且能够对结构中的多损伤进行识别;CMS和CMSI的突变极差值随着损伤程度的增加而增大,说明CMS和CMSI具有定量识别损伤程度的能力;与CMS相比,CMSI对复合材料梁结构损伤识别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74.
75.
采用顺序耦合方法,针对xz平面内的力学性能非均匀性,对热、力作用下的正交各向异性端头帽进行了热应力分析.结果表明,头部热应力呈环状;尾部Mises应力分布以90°为周期、45°方向为极小值,选择合理的连接方式十分重要;攻角使迎风子午面温度升高、应力增大,应将材料的xz平面45°方向设置在迎风线上.  相似文献   
76.
杨涛  晓文 《中国航天》2013,(12):3-7
值得指出的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不仅在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建设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工程的建设,还推动了中国航天工业的跨越式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相似文献   
77.
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燃烧效率建模与数值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彭灯辉  王丹丹  杨涛  刘巍 《推进技术》2014,35(2):251-256
为了获得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的燃烧效率计算模型,采用理论分析的方法创建了燃烧效率模型,初步推导出燃烧效率的表达式,并运用数值模拟的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所建数值计算模型准确度较高,与试验结果的相对误差均在3%以内,可用数值模拟代替试验验证研究结果的可信度。燃烧室燃烧效率与进气流量、燃烧室压强燃烧室长度成指数关系,同燃料内径以D=2为分界点成分段指数关系。改变工况后运用拟合公式计算所得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契合度较好。  相似文献   
78.
79.
固体发动机推力偏差对导弹级间分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虑固体发动机推力偏斜和横移的影响,应用六自由度弹道方程对地空导弹级间分离进行了建模、仿真。对级间分离后主级受控信号被助推级遮挡过程进行了建模分析。仿真计算表明,推力偏斜和横移对分离(或遮挡)过程影响较大;分离时间越晚,过程时间越短;第一个滚转周期内的推力偏差对结果有决定性影响。  相似文献   
80.
涡流对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性能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洋  杨涛 《固体火箭技术》2007,30(5):396-399
通过对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内流动和燃烧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了涡流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主要讨论了发动机推力和比冲、固体燃料的平均后退速率和燃烧效率对旋流强度的依赖关系,还对推进剂燃速沿轴向的分布进行了考察,并与无旋条件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小强度的涡流能明显提高固体燃料燃速和发动机推力,但强度过大,涡流反而会给发动机性能带来不利影响;涡流增强燃烧作用主要体现在装药后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