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4篇
航空   58篇
航天技术   24篇
综合类   6篇
航天   1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31.
稳定可靠的时间参考是开展时间码测量的前提。时统设备使用环境复杂,不宜拆卸,因此在对时统设备进行现场校准时面临无法直接获得稳定可靠时间参考的难题。本文提出一种设计思路,基于实时卫星共视技术搭建时间码在线校准系统。该系统采用小型化设计与实时在线数据处理技术,可以在校准现场复现守时实验室标准时间,可广泛应用在时间参数现场校准领域。  相似文献   
32.
先进的新型高压压气机转子结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国外先进航空发动机压气机转子结构的发展历程和特点及其先进的制造技术.并对EJ200发动机压气机转子的结构变化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33.
34.
杨帆 《空间科学学报》2019,39(3):273-273
2019年3月26日,美国白宫全文发布副总统彭斯在国家空间委员会(NSC)的讲话。彭斯表示,根据特朗普总统指令,在未来5年内把美国航天员送回月球是NASA和美国政府的既定政策。美国将自1972年以来首次将美国航天员送回月球,开展长期探索和应用,为火星任务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5.
超小型直升机动力学模型的建模、辨识与验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实现超小型直升机的自动控制飞行,需建立较为精确的动力学模型.考虑机体、主旋翼/稳定杆和尾桨间的耦合对飞行动态特性的影响,建立了AF25B型超小型直升机的连续线性时不变系统模型.设计并配置了机载设备,完成在遥控飞行状态下的飞行数据采集与存储.通过时域系统辨识方法,辨识了直升机在悬停状态下的模型参数,并对辨识结果进行验证和分析,表明所建模型能充分反映该型直升机悬停状态下的动态特性.  相似文献   
36.
布置真空绝热板的冷藏集装箱内温度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布置真空绝热板对冷藏集装箱内温度分布的影响,以20ft机械式冷藏集装箱为研究对象,建立箱内空气对流与换热的物理和数学模型。采用标准k-ε紊流模型,对稳态下的真空绝热板冷藏集装箱和聚氨酯冷藏集装箱内温度场分布情况进行模拟仿真。模拟结果表明:采用真空绝热板作为保温材料,冷藏集装箱箱内温度场分布状况明显优于聚氨酯冷藏集装箱,而且平均温度能够降低0.8K。最后,对20ft实体聚氨酯冷藏集装箱进行实验,仿真与实验结果能够较好吻合,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37.
利用有限体积法求解三维雷诺平均N-S方程,对激波诱导矢量控制方案下的二元收敛-扩张喷管全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同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进一步讨论了开孔位置对喷管矢量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要获得较好的矢量性能,必须减小壁面反射激波的作用,因此应该调整开孔位置使得第一道斜激波延伸至喷管出口附近;严重过度膨胀状态下,较好的双股气流方案下喷管获得的矢量效率要优于单股气流方案;而在设计状态附近,两种方案下获得的矢量效率和推力损失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38.
GPS测量误差主要有卫星引入的、接收机本身引入的、大气延时引入的这3个来源.其中,大气延时误差主要包括电离层延时和对流层延时,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我们可以通过数学模型预测.电离层延时与电子含量大小有关,一般为几米,电子密度剧烈增加时,可达到几十米,对流层延时在天顶方向约为几米,在高度角较低时,可达几十米,严重影响GPS测...  相似文献   
39.
对于可重复使用发射式飞行器RLV(Reusable Launch Vehicles)设计投放轨迹,并作轨迹特性分析.根据投放几何和飞行器性能约束确定目标轨迹,将轨迹分为四个阶段,分别为:消耗多余能量的S型转弯段;改变飞行器航向并转向航向校正圆柱HAC (Heading Alignment Cylinder)的过渡飞行段;航向校正圆柱段;进一步调整能量以满足终端要求的着陆前飞行段.在各段衔接处设置窗口检查,在轨迹仿真过程中对轨迹进行进一步调整,得到投放轨迹.作为导航和控制的参考轨迹,还对飞行器进行了沿轨迹的操稳性分析和检查.结果表明所建立的轨迹设计方法能够提供满意的精度;轨迹对常值扰动敏感,对高频扰动不敏感.  相似文献   
40.
介绍了国际空间站上微重力科学研究概貌,重点分析了2010年首次开展的新实验领域分布特征和新的研究主题,初步揭示了国际空间站科学实验发展态势和趋向。分析结果给出了国际空间站研究热点领域及表现活跃领域;深入研究了新实验集中的研究领域。提出了有望成为未来空间站科学实验的新热点及需要继续加强的研究问题,为未来的载人空间探索行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