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20篇
航空   170篇
航天技术   18篇
综合类   28篇
航天   27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41.
世界商用飞机发动机的发展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世界商用飞机发动机的特点以及未来20年的发展趋势,简述了其对中国大型飞机发动机研发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2.
143.
DeuelopmentRrendofAircraftCarrierandltsFeatures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联盟实施的野蛮空袭,距今匕~年有余了。回首往事,在认真研究这场战争的同时,很有必要深入剖析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在这场野蛮空袭中运用航母的作战特点及其发展趋势。多国航母的联合行动航母配备及作战应用在科索沃战争期间,随着战争的逐步升级,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在先后三次增兵行动中,均派了航母参加。如3月3口~4月6日第一次增兵行动期间,美向战区增派了“罗斯福”号航母编队共5艘。4月10日~20日,北约开始向战区第二次增兵。英国向亚得里亚海派出了“无敌”…  相似文献   
144.
台湾空军现有官兵约6.8万人,主要辖有7个战斗机联队和5个独立中队;编有各型作战飞机400多架;还编有运兵、战术管制、电子对抗等联队和防空炮兵部队等。多年来,通过大批量的自研和外购性能较好的作战飞机,现台湾空军有了不小的发展。 首先,主战飞机由二代向三代为主过渡。台湾空军通过自行研制、外购及与国外技术合作对现役飞机进行改造等多种途径,战斗机基本上实现了第二代向第三代为主过渡。台空军采取的主要途径: 其一,自行研制“经国”号战斗机。“经国”号是台湾航空工业发展中心于1985年7月在美国帮助下开始研制的,1992年起陆续装备部队。台湾空军原  相似文献   
145.
李杰  辛小玲 《西南航空》2009,139(9):68-73
藏獒画家林跃.是位外貌平常.沉默寡言的人。然而在人群中那样平凡的他,却有着极高的艺术天赋。 他是第一个把动物藏獒当作绘画主体的画家。  相似文献   
146.
自伊拉克武器核查危机以来,海湾局势剑拔弩张,美英等国调兵遣将,各种准备参战武器纷纷亮相.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航空母舰及高性能的巡洋舰和驱逐舰.4艘航母包括美国海军“尼米兹”级的“尼米兹”号(后撤回美本土)和“乔治·华盛顿”号,以及“福莱斯特”级的“独立”号;英国皇家海军的“无敌”级首制舰“无敌”号(现已被与其同级的“卓越”号替换).  相似文献   
147.
增强飞机和航空发动机零件抗疲劳性能的激光喷丸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激光喷丸工艺的工作原理、发展历程、适用范围等,并简要介绍了国内激光喷丸技术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48.
依照CCAR25部的要求并结合某型飞机座舱布局,利用DELMIA系统建立了三维疏散模型并实现了可视化过程仿真,通过对人员疏散行为直观分析并结合人机功效评估,对疏散行为规范、辅助疏散设备和飞机座舱布局以及疏散方案等进行优化设计,确保真实疏散过程中的疏散效率和人员安全。仿真过程与实际情况相似,方法可广泛用于人员应急疏散过程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49.
记得有"一代才女"之称的文学家和建筑学家林徽因写过一首著名的诗<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这是一首对天上人间无处不在的爱的赞歌,展统了新月派诗歌的新景象,这首诗穷尽了诗人的想象,充满诗情画意,柔情蜜意,诗句玲珑剔透,情感纯真炙热,意象错落有致,表现了诗人真挚细腻的内心世界和精细微妙的艺术感受,具有明丽清新的韵致.  相似文献   
150.
李杰 《西南航空》2010,(3):108-109
昆明的翠湖真是很美。 第一次真正认识翠湖是在1999年初冬,那时在昆明创办《生活新报》,报社距离翠湖不远,那时的昆明城市还不是很大,城市边上还有牛车在奔跑着拉货。下午或是周末,约几个好友步行到翠湖边散步,湖边已是商铺林立了,湖中间的小岛上还有亭、台、回廊、曲桥等建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