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航空   221篇
航天技术   107篇
综合类   53篇
航天   464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98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110篇
  2009年   94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85篇
  2006年   111篇
  2005年   64篇
  2003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21.
本文对现阶段航天生理心理学的一系列重要问题进行了比较和全面的概述。介绍了俄罗斯心理学家们在实施“和平”号及国际空间站长期飞行的心理医学保障过程中,取得的研究成果及宝贵经验。从飞船居住的心理学特点、航天员的职业负荷、航天员交际心理学、航天员的作息制度、心理选拔和训练等多个角度,对引发航天员心理衰弱的原因和有效干预方法进行了论述。文中所述事实再次强调了发展航天心理学和航天医学研究的重要性,以及制定修正和预防心理不适应引发危害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22.
按照断续调频连续波(FMICW)原理,已经研制出一台具有用于稳定和扫描的转向支架的94GHz成像雷达,它作为机载测试台用以评估雷达辅助导航和引导算法。直升机机载飞行试验的初步结果给出了所选择的特征(包括跑道)和其周围环境之间用计算机和飞行员人工引导两种情况下的充分比较。特征提取和匹配算法已经证实了该系统比GPS更准确。  相似文献   
823.
印度“静地卫星运载器”(GSLV)2型运载火箭1月5日在斯里哈里科塔岛萨迪什.达万航天中心发射了“静地星”14通信卫星。卫星于火箭起飞17分钟后被送入一条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这是采用印国产低温上面级的GSLV-2型火箭的第二次研制性飞行,代号GSLV-D5。这也是整个GSLV系列火箭的第8次发射和第4次研制性飞行。  相似文献   
824.
甘棠  胡雅图 《西南航空》2013,(6):68-72,74
位于海南岛最南端的三亚市,是我国最南部的滨海城市。三亚地名的由来与三亚河的名称紧密相连。三亚河的得名是因为它在靠近入海口处时分成东河、西河,其流入大海处形状呈"丫"字形。人们形象地把该河称之为三丫,本地方言"丫"与"亚"同音,后来逐渐被人称之为三亚河。此处是个天然良港,后来一些渔民从这里上岸,成为城市  相似文献   
825.
何丹  张雷图 《西南航空》2013,(7):66-72,74
历史悠久的莫斯科就如同一幅由数不胜数的历史古迹镶嵌成的精致、高雅的艺术品,俄罗斯人骄傲地说,"莫斯科不是一个城市,莫斯科是一个世界。"作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俄罗斯联邦的首都,莫斯科堪称是一座美丽的国际大都市,地处俄罗斯欧洲部分中部,跨莫斯科河及其支流亚乌扎河  相似文献   
826.
北京时间12月2日清晨5时07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将中国第十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送入太空预定转移轨道。  相似文献   
827.
随着第12、13颗北斗卫星成功入轨,北斗卫星首次“落户”中圆轨道(MEO轨道),我国的北斗区域卫星导航系统日趋成型。  相似文献   
828.
美国航宇局(NAsA)著名的知识共享杂志——《问杂志》曾刊载了弗兰克J.瑟珀里纳撰写的《将“哈勃”成功的秘诀用于“星座”》一文,作者通过自己作为“哈勃”项目负责人的亲身经历,讲述了“哈勃”成功背后的故事,以鲜活的例子论航天系统工程之道。文中阐述的“哈勃”成功的四大要素,即体系架构的开发、新技术的在轨应用、着眼未来和协同合作,对于航天工程项目管理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29.
不久前,瑞士苏黎世联合技术学院在洛桑宣布,他们的研究人员设计出了“清洁太空”1号新型卫星。这是一种空中“吸尘器”,造价1100万美元。它能够“抓住”太空垃圾,并将它们“扔”回地球,而垃圾会在与大气层的摩擦中燃烧为灰烬。虽然瑞士只有两个卫星进入轨道,而且每个都比面包箱还小,但他们却很关注卫星在未来停止运作后该如何处理。  相似文献   
830.
太空飞行的生理适应是一个包括心血管、前庭、肌肉、骨骼、免疫、心理等多个系统的复杂过程,这些适应性效应影响了航天员的健康和执行任务的能力,虽然大多数生理效应在回到地球后短期内消退,但长期太空飞行后恢复期长于飞行期,且骨脱矿可能是长期太空飞行的一个持续效应。为降低健康风险,在太空飞行前、中、后对各系统实施相应的对抗措施是必需的。目前正在国际空间站中对减少长期太空飞行医学风险的对抗措施进行评估,为未来人类重返月球乃至火星之旅提供健康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