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5篇
航空   14篇
航天技术   2篇
综合类   1篇
航天   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21.
F-22将替代F-15成为美国空军新一代卓越的战斗机。以其具备先敌发现、先敌射击、先敌杀伤的能力,F-22将继续保持21世纪美国在空对空以及空对地打击中的优势领先地位。在综合航电系统(IAS)的引领下,它将广泛开发导弹与远距离武器的使  相似文献   
22.
新近有报告提出ISAR图像重构的新方法——距离瞬时多普勒(RID)算法,它是众所周知的距离多普勒(RD)算法的扩展算法。RID采用联合时频变换(JTFT)技术来代替经典的多普勒谱分析方法。本文旨在从解析和数值分析的角度来证明使用RID技术可成功获得转动(俯仰、横滚、偏流)目标的ISAR图像。我们特别分析了RID和RD技术在对直线运动的振荡目标成像时的性能。  相似文献   
23.
试验数据管理平台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冬  朱成亮  胡瑛  刘晓  李恒 《火箭推进》2014,40(4):67-72
为了解决试验数据管理中面临的4方面问题,需建立基于关系数据库的试验数据管理平台.设计该平台需首先对试验数据管理平台设计需求进行全面分析梳理,基于软件4个方面的需求和软件设计思想,设计试验数据管理平台框架,平台框架的3个层面内容包括:数据访问层、业务逻辑层及界面展现层,搭建、配置及实现完成试验数据管理平台软件部分同时根据该平台软件性能需求配置与之匹配的硬件设备.针对试验数据管理平台开发设计中涉及的4项关键技术进行简要介绍,包括数据库架构设计、数据解析存储技术、数据查询、统计技术及数据协同类比分析技术.基于试验数据管理平台进行应用,实现海量试验数据存储,关键参数统计比对、包络线分析,数据分类解析导入与规范输出,试验资源管理.  相似文献   
24.
傅进  雷超  边天军  郜阳  曹晓  任斐  李恒 《上海航天》2020,37(3):22-31
研究了在不同时效温度和应力水平的影响下,5A90铝锂合金的蠕变时效行为和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演变规律和机理。实验采取先加载后加热的方法,即考虑了蠕变时效非等温阶段。结果表明:在恒定外加应力175MPa下,加热至100、130和160℃时的非等温蠕变应变分别为0.026%、0.036%和0.069%;160℃下等温阶段保持18 h后的蠕变应变达到1.207%,远大于130℃下的0.079%和100℃下的0.039%;蠕变应变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由于蠕变损伤,160℃下出现蠕变第3阶段。研究了130℃下不同应力水平对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演变的影响,发现应力为175 MPa时,非等温蠕变变形很明显,但在125和150 MPa下加热至120℃之前不会发生蠕变,并且等温蠕变应变随应力增大而增加;较高的应力可以促进δ′(Al3Li)、S(Al2MgLi)相的析出和长大;在蠕变时效初期,应力越大,位错密度越小,而在蠕变时效的后期则相反;与125和150 MPa相比,合金在175 MPa下蠕变时效初期表现出最低的强度和最好的塑性,而在蠕变时效后期则相反,这归因于位错强化和δ′相强化之间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25.
李荣华  薛豪鹏  杨友庆  李恒 《宇航学报》2020,41(8):1049-1057
利用线阵激光雷达载荷小、抗干扰能力强等优势,研究空间失稳目标动态测量技术。探究线阵激光雷达成像机理,建立空间失稳目标运动模型,提出基于双切片法的目标可测区域提取机制,实现线阵激光雷达对空间失稳目标的驻留观测扫描;以ICP(Iterative closest point)配准结果为先验信息,提出逆序重建方案,建立重建点云精度以及平均密度评价机制,分析数据冗余对重建精度的影响,采用采样降维的方法进行配准重建计算,提高重建结果精度;最后进行仿真实验检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空间目标可测部位数据提取合理准确,数据输出频率可达 1 Hz ,重建结果满足任务指标要求,重建点云平均密度达到19 mm,重建点云精度达到90 mm,为地面验证及在轨应用提供数据支撑和参考。  相似文献   
26.
薄壁管数控弯曲过程中失稳起皱的主要影响因素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林艳  杨合  李恒  詹梅 《航空学报》2003,24(5):456-461
 针对薄壁管数控弯曲精确成形过程在多因素交互作用下可能发生失稳起皱这一复杂物理问题, 基于起皱能量准则和有限元方法相结合, 提出了预测该过程起皱发生的能量( 数值) 方法, 研究了影响薄壁管数控弯曲成形过程起皱发生的主要因素及影响机制。结果表明, 弯曲半径、相对管径、芯棒伸长量和摩擦因素是影响薄壁管数控弯曲精确成形过程起皱发生的主要因素, 而材料的应力强度系数和加工速度等对起皱发生影响较小。研究结果为薄壁管数控弯曲精确成形过程参数的确定和优化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27.
针对多操纵面飞机具有冗余操纵面的特点,考虑操纵面的位置约束,对多操纵面飞机设计一个由上层控制律和动态控制分配律组成的非线性控制器,应用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和LaSalle不变集定理分别证明了上层控制子系统、动态控制分配子系统和整个闭环系统的渐近稳定性。对某多操纵面飞机的仿真结果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8.
弯管成形理论和技术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英文)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As one kind of key components with enormous quantities and diversities,the bent tube parts satisfy the increasing needs for lightweight and high-strength product from both materials and structure aspec...  相似文献   
29.
柱塞杆与座零件形成的摩擦副,制造过程极易造成该位置过度变形,导致异常磨损,以及泵性能失效,因此有必要分析轴向柱塞泵球面摩擦副制造工艺过程。本文以制造工艺对摩擦副的应变为研究对象,利用应力应变的有限元仿真,分析压配过程、冲头工装对摩擦副结构的影响,以及变形后摩擦副间隙内的流场力分布情况,得出工艺参数应选择适当的应力值(数值800~~1000N)、选用约60°结构的冲头工装执行冲铆工序的结论。通过有限元分析,为提高泵合格率做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30.
介绍了一种对具有丰富信息的图像进行的编码的简单、精致算法,该算法易于对不同的目标编码,利用目标类与背景不同的目标空间研究了用于压缩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的目标空间编码方法。研究了编译背景信息的变速残差矢量量化(VQ)算法。试验结果表明,该算法非常有效,所提出的编码方法可使压缩与图像的最终应用相匹配,因此,该编码方法是目标识别与目标分类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