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11篇
航空   41篇
航天技术   13篇
综合类   6篇
航天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电沉积太阳电池用Cu(In,Ga)Se2薄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Mo基底上,采用恒电位法从含有CuCl2、InCl3、GaCl3、H2SeO3、柠檬酸的水溶液中电沉积制备Cu(In,Ga)Se2薄膜,用HCl调节pH值为2.5,并对沉积薄膜400℃左右Ar气氛中退火20min。对退火前后的膜进行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仪分析,结果表明,电沉积制备的Cu(In,Ga)Se2薄膜为黄铜矿结构,退火后,共沉积薄膜的结晶度提高,晶粒尺寸增加,Se含量减少。  相似文献   
22.
由于硅橡胶是用催化平衡的方法制备,生胶中含有约3%的挥发性的低分子量环体,会对硅橡胶的热真空失重(TML)、可凝挥发物性能(CVCM)有极大影响。为使所制得的硅橡胶符合空间级材料要求,分别采用溶剂抽提法和热真空处理法来脱除乙烯基硅橡胶中的小分子,通过比较处理前后硅橡胶的分子量及其分布、TML、CVCM,对比了两种方法脱除小分子的效果;并制备得到了符合空间级标准的硅橡胶。  相似文献   
23.
本文主要介绍了我院动态课题的大振幅平移和俯仰耦合振荡系统的纵向机动上位机软件设计。文中简要介绍了系统的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着重叙述了在纵向机动模态的软件设计过程中所涉及的控制算法、软件的主要功能及实现。  相似文献   
24.
本文对水泥混凝土砂浆材料内掺MSF后的强度和耐磨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内掺MSF对砂浆的强度提高作用明显,但对提高其耐磨性作用不大。  相似文献   
25.
一种新型的分布式数据采集器(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分布式智能数据采集系统──ALPHA900系列数据采集器。该采集器由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第三0四研究所与英国ADAS公司联合设计研制。它集中了90年代采集器的优点,如可变字长、可编程智能前端、带温度补偿的连接器、可脱机工作等,并为突出各自功能形成系列。该采集器已成功地投入了工业生产,并且应用于工业过程监测、条件监测或加工监测。该系统使用价格低廉的RS485网络,各种型号模块提供了精确的温度、压力、应变及数字事件和频率等数据的测量及控制,并有相当突出的性能价格比。  相似文献   
26.
亦兵 《太空探索》2004,(4):28-29
2001年12月13日美国宣布单方面退出《反弹道导弹条约》,并着手部署国家导弹防御系统。自古以来,兵器总是“有矛必有盾”;“有盾必有矛”,在“矛”与“盾”的互动中发展.  相似文献   
27.
对付导弹防御盾的"矛"--俄罗斯"白杨-M"导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12月13日美国宣布单方面退出《反弹道导弹条约》,并着手部署国家导弹防御系统。自古以来,兵器总是“有矛必有盾”;“有盾必有矛”,在“矛”与“盾”的互动中发展。俄罗斯“白杨-M”为三级洲际战略导弹,弹长为21~22.7米,弹体最大直径为1.95米,起飞质量47.2吨,投掷质量1.2  相似文献   
28.
29.
波音737NG飞机发动机整流罩防冰活门故障时,可以参考MEL手册完成失效工作后放行飞机。波音公司曾就此项工作的MMEL进行了改版,导致工作者执行时出现偏差,使得飞行机组在起飞滑跑过程中执行中断起飞,影响到航班的正常运行。本文旨在分析错误执行工作导致的后果,以提醒工作者严格按照手册工卡施工才是保障适航的根本。  相似文献   
30.
从精确打击入手阐述了惯性技术对于防空导弹的重要性,提出惯性技术是防空导弹自主导航制导的核心之一。回顾了防空导弹惯性技术的发展历程,从快速反应、工作环境、测量精度等方面概述了防空导弹对惯性技术的需求,梳理了惯性传感器技术、动基座对准技术、高精度自主导航技术等几个关键技术。最后,从新型惯性传感器技术、新材料和新制造技术、新应用场景新需求等方面分析了防空导弹惯性技术的发展趋势,并从工程应用层面对防空导弹惯性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