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6篇
航空   68篇
航天技术   14篇
综合类   2篇
航天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2 毫秒
21.
徐旭 《西南航空》2011,157(3):74-77
1933年,英国人詹姆斯·希尔顿(James Hilton)在小说《消失的地平线》中,描绘了一块永恒和平宁静的土地,那是一个有着雪峰、峡谷、金碧辉煌且充满神秘色彩的庙宇、被森林环绕着的宁静湖泊、美丽的大草原及牛羊成群的世外桃源,希尔顿把她称作"香格里拉"。  相似文献   
22.
超声速补燃的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马朝恺  徐旭  蔡国飙 《推进技术》2002,23(5):394-397
利用富燃料固体推进剂燃烧产生的高温燃气与侧喷空气混合进行了超声速补燃实验。运用有限体积法求解轴对称N-S方程和组分方程,对实验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中采用了LU时间陷式格式、MUSCL空间离散方法、12组分16反应的化学反应模型,对化学反应源项进行了点隐式处理。结果表明:实验方法可行,计算结果合理、可靠。  相似文献   
23.
火箭基组合循环发动机性能迭代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火箭基组合循环(简称RBCC)发动机性能分析模型的研究对于RBCC发动机结构的优化设计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RBCC发动机的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建立了RBCC发动机性能分析模型,并对RBCC发动机性能计算方法进行了研究。结合RBCC发动机引射模态和亚燃冲压模态的工作特点,通过迭代计算使进气道、混合段、燃烧室之间的参数耦合,实现了对RBCC发动机引射模态与亚燃冲压模态性能的快速分析。文章通过算例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并通过与文献结果的对比验证了计算结果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24.
冲压发动机进气道/燃烧室/尾喷管耦合流场计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石喜勤  陈兵  徐旭  蔡国飙 《推进技术》2008,29(5):557-561
采用耦合求解的方法进行了冲压发动机进气道/燃烧室/尾喷管流场一体化计算,进气道采用单一气体、变比热比模型,燃烧室和尾喷管采用多组分化学动力学模型,湍流模型为k-g湍流模型。进气道与燃烧室界面通过流量、静压等参数实现耦合。结果表明,通过合理设计参数的传递方式,可以快速实现进气道/燃烧室/尾喷管流场的耦合求解,流场分布合理。  相似文献   
25.
喷管内流场并行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徐旭  张振鹏 《推进技术》1998,19(5):30-33
建立了基于区域分解的并行计算方法,将已有的后台阶喷管内流场三维TVDMac-Cormack显式格式的串行计算程序改造成为并行程序,获得了较高的并行加速比。并行计算结果同串行结果进行了对比,证明计算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26.
张旭  姜军  林言中  陈兵  徐旭 《推进技术》2014,35(7):865-873
介绍了多种平均方法,包括常用的流量或面积加权平均方法,以及CMME(流量/动量/能量守恒)方法和CMES(动量/能量/熵守恒)方法。以超燃冲压发动机进气道-燃烧室构型为对象,研究了不同平均方法得到的等效一维结果差异,以及不同平均方法的入口参数对超燃燃烧室一维计算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超燃燃烧室多维热态仿真数据分析时,推荐使用通量守恒方法;CMES方法能准确的保留总压信息,CMME方法得到的总压损失会大于实际,在处理总压恢复性能时,CMES方法更优;亚燃模态时,CMME方法和CMES方法均不能反映隔离段激波串的渐变压缩;超燃模态时,CMES方法能较好地保持动量的近似守恒,在亚燃模态则较差;不同平均方法得到燃烧室入口参数的一维计算结果与三维流场等效一维沿程静压分布均存在一定偏差,Case1流量加权平均解误差高达27.8%,通量守恒解误差仅约13%,Case2流量加权平均解误差为14.9%,通量守恒解误差仅约5%,说明CMME方法与CMES方法符合程度更高,推力计算结果更为可信。  相似文献   
27.
双模态冲压发动机中的模态转换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8,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岩  朱韶华  刘刚  李轩  徐旭 《推进技术》2013,34(12):1719-1728
在以双模态冲压发动机为推进装置的高超声速飞行器的加速过程中,燃烧室内的释热量及其分布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使得发动机从亚燃模态转换为超燃模态。在模态转换过程中,由于燃烧室下游边界条件突然从热力壅塞状态变为无壅塞状态,其壁面压力分布会发生明显改变。这将使作用在飞行器上的推力和动量发生突然变化,可能会导致飞行器失去控制。因此,如何实现不同燃烧模态的平稳转换,是燃烧室设计中的技术难点。本文详细介绍了双模态冲压发动机中不同燃烧模态的定义和判定准则、模态转换的实现方式、模态转换的机理,以及在模态转换时可能存在的激波反射结构转换迟滞和火焰结构转换迟滞现象。   相似文献   
28.
田亮  徐旭  朱韶华 《航空动力学报》2016,31(11):2613-2620
在双支板超燃燃烧室的直连试验中,以液体煤油为燃料,针对上游支板上的3个喷注位置对燃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在试验过程中获得了壁面压力数据,并通过一维冲量分析法处理.试验结果表明:煤油在两支板同时喷注时,热力喉道的位置受上游支板喷注位置显著影响.在上游支板的3个喷注位置中,第1,2位置分别喷注时超燃燃烧室压力分布基本相同,与第3位置喷注相比燃烧效率高6.3%~7.5%,内推力高16.7%~17.4%.试验的结果表明,在第1位置喷注时燃料能够在上游维持燃烧,但第3位置喷注时燃料无法在上游维持燃烧.结合数值仿真的结果分析,上游支板上的喷注位置到支板尾缘的距离L≥80mm时,燃料在支板尾缘处有较高的混合效率并形成稳定的燃烧.   相似文献   
29.
利用贫氧固体推进剂燃烧产生的高温燃气与侧喷空气混合进行了超声速补燃实验。运用有限体积法求解三维N-S方程和组分连续方程组,对实验所涉及的化学反应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考察两种掺混器的穿透深度、流向涡强度等参数,比较了二者的混合及燃烧增强效果,分析了原因。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工况下,桶型掺混器性能更优。  相似文献   
30.
超燃冲压发动机地面试验氢燃烧加热器流场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王辽  徐旭 《航空动力学报》2008,23(8):1397-1402
采用Fluent软件模拟超燃冲压发动机直联式地面试验用燃烧型加热器的内部流场,对设计的氢气多孔喷射和氢气单孔喷射方案分别进行了研究.计算结果表明:加热器出口流场均能满足设计总温为1900K,马赫数为1.85的要求,而氢气单孔喷射方案优于氢气多孔喷射方案.计算中也发现了这两种设计方案中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