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13篇
航空   158篇
航天技术   21篇
综合类   23篇
航天   20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同步轨道卫星的表面在运行中存可能被充电到数千至数万伏。卫星各表面之间的不等量带电,会造成界面之间或表面与卫星“地”之间的电弧放电,这将严重干扰、甚至破坏卫星的正常运行。本文着重述评了国外研究卫星表面充电的地面模拟试验设备及其运转情况。其中包括卫星表面充放电机理试验、卫星整体带电试验、表面材料试验、电磁干扰试验和电位控制试验五部分。给出了试验设备的示意图和试验有关数椐。  相似文献   
42.
密集型空气雾化流场破碎特征数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低速液体射流在高速湍流气体作用下的气液同轴射流雾化流场是瞬态密集型喷雾场,高速湍流中影响和控制雾化的因素很多。针对空气雾化流场液核分布与特征进行分析,开发了模拟液核的随机浸入体模型,结合大涡模拟方法对同轴射流空气雾化喷嘴下游流场进行数值模拟。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对比表明:随机浸入体模型可快速捕捉液核的长度和位置信息。当气液动量比M为3~10000时,能够较准确地预测液核长度,当M>10时,其预测结果远优于唯象模型;该模型能够捕捉回流区、大尺度涡等流场结构。同时,可以准确地预测喷嘴附近的液滴粒径,特别是在气流速度较大(>60m/s)时,液滴平均直径预测误差<10%。  相似文献   
43.
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以三维Navier-Stokes方程为控制方程,模拟卷弧尾翼火箭弹流场,得到的气动特性结果与实验数据基本吻合。通过对翼片的压力分析,说明了侧向力产生的机理。分析弹体各部分产生的侧向力,指出了卷弧尾翼对侧向力产生的主要作用。同时对卷弧尾翼火箭弹3组不同展弦比,3组不同翼曲率半径及5个滚转角时的绕流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侧向力系数随这些因素的变化趋势,为减小侧向力和增加火箭弹稳定性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44.
采用瞬态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方法对多层机匣的包容性进行了数值仿真研究,对比分析了不同层数机匣在相同撞击条件下的位移、塑性应变和能量的变化,以及同层数机匣有间隙与无间隙时的包容情况。仿真结果表明:同厚度的不同层数机匣,层数越多包容效果越好;对于同层数机匣,层间无间隙机匣的包容效果优于有间隙机匣的。  相似文献   
45.
本文针对DSMC方法的内在并行特征构造了两种并行算法,并在PVM环境下实现了并行化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实现DSMC方法的并行化能够显著缩短计算时间,提高计算效率,不同并行算法能够达到的加速比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46.
以吊舱投放式巡飞器为研究对象,以Matlab为设计工具,对巡飞器控制的基本特性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巡飞器非线性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对巡飞器的纵向、横航向进行了模态分析。采用经典控制理论的根轨迹法进行了三轴全权限角速率控制律设计,并结合数值仿真结果与对象基本特性设计了巡飞器的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47.
48.
采用碳氢燃料冷却壁面是超燃冲压发动机常用主动冷却方式。为减轻主动冷却通道结构重量、提高冷却效率,本文探讨了以网格结构为填充的新型通道,从结构轻质化、流动特性及综合传热能力等方面与常规矩形主动冷却通道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相同工况下,由错排网格填充的冷却通道结构综合性能最佳,其减重效果达39.93%,壁面温度显著下降,且努塞尔数最高达到光通道的2.156倍。从流动传热机理分析可看出,网格前缘冲击效应形成的马蹄涡和后缘附近发卡涡结构对强化传热贡献最大,扰动边界层和激发湍动能也是强化传热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9.
"如果我们的语言是威士忌,当然,应该就不必这么辛苦了。我只要默默伸出酒杯,你接下来静静送进喉咙里,事情就完成了。非常简单,非常亲密,也非常正确。"——村上春树  相似文献   
50.
陈伟 《航空计测技术》2007,27(B11):25-27
对远程计量校准技术进行了全面的论述,阐述了远程校准的概念、远程校准技术的优点,以及开展远程校准技术的意义和国际上的最新动态。最后介绍了一种将互联网技术应用到现场计量校准工作中的远程计量校准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