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5篇
航空   64篇
航天技术   34篇
综合类   8篇
航天   28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为了解决航天器发射过程因发射场地的地理位置约束造成的入轨夹角问题,基于火箭上面级二次点火,对航天器横向转移零速度偏差入轨弹道进行了设计。对二次点火和变射面横向转移弹道进行了研究,根据横向转移弹道特点,为简化控制程序,分时序对火箭二级非连续点火纵横向飞行程序进行了设计;并分析横向转移入轨弹道各项约束条件,建立弹道优化模型。根据弹道设计模型,以某两级液体燃料运载火箭为研究对象,对二次点火横向转移入轨弹道进行优化仿真。结果表明:入轨时刻航天器位置偏差为0.391m,速度偏差为1.277m/s,速度偏差比二次点火固定射面入轨弹道减少了737.844m/s,满足零速度偏差入轨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22.
研制出Hopkinson杆(霍普金森杆)高冲击加载装置,搭建起高冲击测试校准系统,基于LabVIEW和Matlab软件开发环境,编写系统控制程序,数据分析与处理程序,以高冲击MEMS加速度传感器为被测对象,开展冲击测试与校准技术研究,解算出传感器冲击灵敏度和频率响应指标。试验结果表明:利用该试验测试装置对冲击传感器进行测试校准,满足传感器主要静态指标测试要求;对传感器频响指标进行测试校准,得到传感器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曲线,满足传感器动态特性测试要求。该Hopkinson杆冲击试验测试校准装置及测控系统能够实现冲击加速度传感器主要静态特性和动态特特指标的测试校准要求,平均灵敏度为0.657 548 μV/g,不确定度优于4%,幅值线性度偏差≤±5%的工作频带为12.5 kHz。本研究对高冲击试验测试的应用提供一定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3.
用模拟反应和交联反应说明端羧基聚丁二烯与多官能团氮丙啶及环氧树脂固化反应的特性1 绪言遥爪聚合物(即在分子两末端有富能基的聚合物)的固化如图1所示,它与沿主链上的反应点进行固化的(a)有所不同,是由分子末端产生固化(b)。因此,可以推断,在后一种固化中不存在影响物理性能的末端自由链,而形成理想的网状结构。从加工性方面来说,液态遥爪聚合物比以往的固体聚合物要优越。  相似文献   
124.
王幼复  张大勇 《航空学报》1988,9(8):381-382
 飞艇艇体需充以密度比空气小的浮升气体。通常采用氢气,氦气和热空气、水蒸气也是一种可应用的浮升气体。我国地势可大致划分为3个地势台级,各地势台级下使用各种轻于空气的气体浮力计算结果如图1所示。 1.氦气 是惰性气体,不会燃烧、爆炸,是仅次于  相似文献   
125.
阻尼减振技术在航天领域中的实践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本文简述了阻尼减振技术在我国的运载火箭、卫星、导弹等航天器上的应用状况。同时,对于所应用的阻尼材料和阻尼复合结构设计亦给予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126.
为了获取导弹和运载火箭在试飞中各系统的工作状态数据,研制了数据遥测处理系统.该系统由微计算机、数据采集器、静电绘图仪和调制解调器组成.软件包括实时录取处理软件和事后分析处理软件两部分.试验表明,该系统达到了设计要求,工作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27.
为研究形状记忆四枚缎纹碳纤维编织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对其进行了单轴拉伸强度试验和低周循环拉伸试验,得到了材料的拉断强力、应力-应变曲线、弹性模量和滞回环面积及力学行为特征。针对具有波纹状表面的编织材料,提出了用每根纱线能承受的拉断强力表征材料强度。分析结果表明:编织密度4.5+4.0,5.5+5.0的两种材料经向纱线拉断强力分别为412.3,403.1牛/根,稳定弹性模量分别为43.9,31.6GPa;纬向纱线拉断强力分别为434.6,539.9牛/根,稳定弹性模量分别为53.1,30.4GPa;材料的拉伸强度、弹性模量与编织密度(即纱线束的卷曲度)有关,同时也与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有关;试验结果具有一定的离散性,对此类有大尺寸结构单胞的编织复合材料,试件制作和试验方法等需与传统层合复合材料有所差异。研究对大尺寸结构单胞编织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及航天器结构机构工程应用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8.
在总路线的光辉指引下,我厂于1963年开始筹备组合夹具的推广使用工作。当时一方面着手生产一些组合夹具的基础元件,另一方面积极进行生产准备和技术资料的准  相似文献   
129.
动态压力校准技术是确保航天型号压力测试数据准确可靠、量值统一的关键。介绍了动态压力校准的 必要性和特殊性,分别从阶跃压力校准法、周期压力校准法以及脉冲压力校准法三个方面,系统总结了国内外动态 压力校准技术的研究现状,提出目前仍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动态压力校准技术的发展提出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30.
将无人机作为通信中继来辅助完成超视距信息交互,当通信双方进行信息交互时,采用两路中继模型,针对不同信道状态下的转发协议调度问题,提出了自适应解调转发(Adaptive Demodulation-Forward,ADMF)协议和混合型转发协议.将直接解调转发(Demodulation-Forward,DMF)协议和差分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