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3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11篇
航空   195篇
航天技术   55篇
综合类   21篇
航天   78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31.
在总路线的光辉指引下,我厂于1963年开始筹备组合夹具的推广使用工作。当时一方面着手生产一些组合夹具的基础元件,另一方面积极进行生产准备和技术资料的准  相似文献   
332.
叶片几何失谐严重影响叶盘结构的振动特性。为了准确且高效地对存在叶片几何失谐的叶盘结构进行振动分析,基于扇区建模方法,由动力学方程推导出降阶模型的表达式,利用该降阶方法对整个几何失谐叶盘结构分别进行模态分析和受迫响应分析,并与有限元方法进行固有频率和受迫响应结果的对比。结果表明:该降阶方法得到的结果与有限元方法得到的结果基本一致,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333.
动态压力校准技术是确保航天型号压力测试数据准确可靠、量值统一的关键。介绍了动态压力校准的 必要性和特殊性,分别从阶跃压力校准法、周期压力校准法以及脉冲压力校准法三个方面,系统总结了国内外动态 压力校准技术的研究现状,提出目前仍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动态压力校准技术的发展提出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334.
如何保证设备有序、协调一致工作是综合试验顺利进行的基础和保障,其有效方法就是对异构的软件和硬件资源,应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测控总线技术、现场总线技术和数据共享与管理技术构建通讯支持平台并对其综合,组建综合试验开放分布式协同控制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335.
将无人机作为通信中继来辅助完成超视距信息交互,当通信双方进行信息交互时,采用两路中继模型,针对不同信道状态下的转发协议调度问题,提出了自适应解调转发(Adaptive Demodulation-Forward,ADMF)协议和混合型转发协议.将直接解调转发(Demodulation-Forward,DMF)协议和差分D...  相似文献   
336.
无陀螺捷联惯导系统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0  
阐述了无陀螺捷联惯导系统的原理,推导了其力学编排方程,提出并论证了提高载体角速度的计算值精度的方法。从而得到了适于工程应用的无陀螺捷联惯导系统方案,对该方案进行了计算机仿真计算。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337.
自适应变结构控制的切换函数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自适应变结构控制的基本思想 ,推导了滑模到达条件 ,并提出了切换线斜率的三种变化规律 :线性规律、幂次规律和指数规律 ,设计了相应形式的切换函数。最后 ,通过仿真实例对各种切换函数进行研究 ,仿真结果说明 :采用二次幂规律控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38.
转静件碰摩是航空发动机中常见的故障现象,对发动机的安全可靠运转具有重要影响。从力学本质上,碰摩具有多物理场耦合、跨尺度和强非线性特征,碰摩结构的动力学行为极为复杂。主要以航空发动机工程需求为出发点,介绍了航空发动机中碰摩类型、碰摩力学效应及其引起的结构件损伤或失效形式;从碰摩局部力学模型和整体力学模型两方面梳理了碰摩动力学建模的主要成果;阐述了转子、叶片-盘-机匣、旋转壳体等结构件在碰摩过程中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的研究进展。对今后航空发动机碰摩研究的发展方向和工作重点进行了展望,提出要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碰摩局部力学行为、跨尺度力学模型和非线性碰摩动力学特性相关理论技术,并针对当前工程亟需建立转静件碰摩损伤评估与危害度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339.
提出了一种基于光学自淮直原理的喷管角度偏差测量方法,通过专用靶标将庭拟的喷管轴线等效替代为靶标轴端反光镜的法线,实现发动机喷管基淮孔轴线空间角度偏差的快速准确、实时測量,及时提供测量数据,有效保证零件、部件和发动机总装的质量一致性和可 靠性。利用该方法研制了一套发动机多喷管轴线角度偏差自动测量装置并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该装置测量精度与三坐标表测量机的测量精度按近,符合测量误差分析,满足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340.
针对水面舰艇编队尾后方向的潜艇威胁,研究反潜直升机使用吊放声纳搜潜中的警戒扇面、兵力需求、参数决策等问题。通过分析锯齿形法特点、吊放声纳搜潜过程,建立了多机舰艇编队尾后搜潜的警戒扇面定量计算模型。研究了齿形法相邻探测点间距系数、搜索速度等制约因素,探索了吊放声纳作用距离与潜艇航速的定量关系,给出了已探测区等效圆半径的计算方法。仿真计算了舰艇编队尾后搜潜中实际对潜警戒扇面、最优间距系数、不同任务要求下的兵力需求。结果表明:配置2架直升机于舰艇编队尾后15海里处,可建立80.9°的对潜警戒扇面;齿形法最佳间距系数介于1.1~1.3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