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4篇
航空   118篇
航天技术   23篇
综合类   7篇
航天   3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06 毫秒
81.
82.
宋朝晖  张健  刘美佳 《宇航学报》2010,31(2):391-396
平面阿基米德螺旋天线具有双向辐射特性,在实现单向辐射时会降低效率 。将平面阿基米德螺旋天线共形到局部半球上可以得到一种新型结构的半球形阿基米德 螺旋天线,分析了这种天线的结构特点,进行了仿真与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覆盖多模卫 星导航信号工作频率的1.1-1.7 GHz频段内,反射损耗小于-10 dB,增益大于3.9 dB,前后 比大于3.6 dB,相位中心稳定度小于2 mm,可满足宽频带圆极化多模卫星导航共用接收天线 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83.
侧向随动力作用下大展弦比柔性机翼的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健  向锦武 《航空学报》2010,31(11):2115-2123
 随动力能够诱发弹性结构发生颤振失稳。以侧向随动力和集中质量分别模拟发动机推力和外挂质量,考虑机翼垂直弯曲-扭转刚度比、集中质量大小、侧向随动力和集中质量的位置以及机翼后掠角和上反角的影响,研究了受侧向随动力作用的大展弦比柔性机翼的气动弹性稳定性。数值模拟所采用的大展弦比柔性机翼非线性气动弹性模型耦合了几何精确完全本征运动梁模型和ONERA动失速非定常气动力模型,该模型考虑了几何非线性、动失速和材料各向异性。模拟结果表明,侧向随动力对机翼颤振可以具有稳定作用,其具体表现依赖于若干变参数的影响,如:减小机翼垂直弯曲-扭转刚度比;发动机吊舱靠近翼根布置;使发动机推力作用点在法向上与机翼弹性轴靠近;单纯的集中质量避免布置在柔性机翼中部,且布置在机翼弹性轴之前或下方,这些设计或布置均有利于提高带发动机吊舱/有效载荷外挂的柔性机翼的气动弹性稳定性。  相似文献   
84.
本文用数值分析方法求解了垂直平壁封闭空腔中自然对流的速度和温度分布。在对局部和平均换热系数分析的基础上,整理了瑞利数Ra._L和高宽比H/L对平均换热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宽比为3~20范围内对平均努赛数(?)u._L有着明显的影响。计算数据与已有的经验公式作了比较,结果是满意的。  相似文献   
85.
研制并装备具有良好隐身能力的航空飞行器是未来几十年我国航空器隐身技术的总体发展目标。为了达到这一目标,需要分阶段开展大量的预先研究突破若干关键技术,并开展相关技术验证。全隐身战斗机、隐身歼击轰炸机、隐身战略轰炸机或无人机研制项目的开展,不仅会增加我军装备的高科技技术含量,而且会提高相关领域的技术水平,产生很高的军事和技术效益。  相似文献   
86.
张健 《宇航学报》1994,15(2):48-53
本文得到了液体弹道式导弹最大射程t的精确解及算法,改进了原有的评定方法,并利用极大似然法及自动法给出了一般模型下的最大射程的评定方法,并给出了计算实例。  相似文献   
87.
介绍了CCD信号处理电路的工作原理,描述了相关双采样对CCD输出信号的处理过程以及处理后的波形。通过对相关双采样的输出与A/D采样时钟的时序关系,确定了A/D变换前的滤波器对相关双采样输出信号的前沿最大影响,然后通过计算确定滤波器的带宽以及相关参数。最后对滤波器进行了初步设计,最后使用Pspice软件对滤波器进行了仿真。  相似文献   
88.
突扩燃烧室湍流预混燃烧温度场的测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空气与液化石油气的均匀混气在突扩比D/d=2.5的燃烧室内的湍流预混燃烧进行了实验研究, 用双铂铑热电偶测量了其中的火焰温度场, 得到了3组不同工况下突扩燃烧室内温度场分布的数据。   相似文献   
89.
铝-铝超高速碰撞闪光现象的初步实验测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恩凌  张庆明  张健 《航空学报》2009,30(10):1895-1900
 为了研究不同碰撞参数条件下超高速碰撞闪光的特点及闪光温度的变化规律,构建了高温计及附属实验测量系统平台,利用该平台进行了超高速碰撞闪光的初步测量。根据Planck辐射的基本理论,对每次实验的碰撞闪光强度进行了4种波长的采集并对温度进行了拟合计算,得到了碰撞闪光温度历史。实验结果表明:对于弹丸、靶板材料均为LY12铝而言,碰撞角度(与靶板平面夹角)相同、碰撞速度在5.35~5.97 km/s范围内时,碰撞速度对碰撞闪光温度影响不明显;然而,碰撞速度相近,碰撞角度越大,碰撞闪光温度越高。  相似文献   
90.
旋流燃烧室内多组分气体湍流混合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健  魏星 《推进技术》2009,30(5):528-532
为合理地描述旋流条件下组分质量的湍流输运,将考虑湍流-旋流相互作用的新代数质量流通量模型与新代数Reynolds应力模型结合,构成了新代数应力/质量流通量模型。应用该模型对旋流燃烧室内两股不同组分射流的相互作用与湍流混合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与实验相符合的气体轴向与切向速度、轴向与切向脉动速度均方根值和氦气浓度分布。模拟结果与k-ε模型的结果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