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2篇
  免费   104篇
  国内免费   74篇
航空   399篇
航天技术   124篇
综合类   89篇
航天   29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61.
基于控制杆的太阳帆姿态控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由控制杆、反作用飞轮、有效载荷和太阳帆所组成的太阳帆航天器多体系统,从  相似文献   
862.
基于Kalman滤波的Strapdown 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star sensor(SINS/GPS/SS)组合导航系统已被研究用于满足空间转移飞行器自主导航能力的需求.为提高该方案实时性,论文提出两步降阶简化设想.第一,在星敏感器精度较高且保持稳定的前提下,认为绝对姿态(四元数)误差较小,可忽略组合系统速度误差通道中的姿态四元数误差,实现姿态四元数误差与速度和位置误差的解耦,进而将原滤波器简化为分别估计姿态四元数误差和估计速度、位置误差的两个完全独立的降阶滤波器;第二,针对估计位置、速度误差的滤波器,采用噪声等效思想.简化加速度计误差模型,进一步降低滤波器维数.此时,原16维滤波器将被化分为两个同时运行的7维和6维降阶滤波器.仿真表明在计算量明显下降的同时,该降阶滤波器和原滤波器估计效果却相当.证实这种思想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63.
基于路标观测角的星际着陆器自主位姿确定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利用导航路标进行六自由度状态估计这一非线性、模糊性问题,对星际着陆器自主位姿确定技术进行了研究。为了减小算法的复杂性,提高求解精度,基于欧式变换下角度不变性,提出以导航路标观测视线之间所形成的夹角作为观测量,对像素观测方程中位置、姿态状态进行解耦求解。通过对观测矩阵的讨论,分析了导航路标空间分布对位姿确定精度的影响,给出了导航路标选取的最优观测方案。最后利用蒙特卡罗仿真对所提导航算法进行了验证,并对影响导航精度的各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64.
行星表面陨石坑检测与匹配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军华  崔祜涛  崔平远  田阳 《航空学报》2010,31(9):1858-1863
 针对深空探测器光学导航技术的需要,提出了行星表面陨石坑导航路标的提取与匹配方法。陨石坑是行星表面最显著的地形特征,在光照条件下,陨石坑具有清晰的几何轮廓。结合光照方向,通过陨石坑边缘的检测、边缘配对以及形状参数拟合等处理实现陨石坑的提取。对检测出的陨石坑,基于平面二次曲线的几何不变特性,采用投票策略实现与陨石坑数据库的匹配,并设计陨石坑误匹配及失配的校正策略,从而有效地确定陨石坑在目标天体表面的全局位置。最后通过嫦娥一号获得的目表图像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865.
尚海滨  崔平远  乔栋 《航空学报》2010,31(12):2365-2372
 研究基于离散脉冲策略的行星际微推进转移轨道优化问题,为改善收敛性和计算效率,提出了一种解析的梯度矩阵计算方法。首先,基于离散脉冲思想建立了行星际微推进转移轨道优化模型,通过对速度脉冲矢量进行参数变换,避免了传统优化模型初值猜测和搜索域难以界定的缺点;然后,基于变分原理分析了离散脉冲模型中轨道状态转移矩阵与状态变分之间的关系,并给出了多种轨道特征条件下状态变分的计算方法,该方法可扩展到多次状态不连续情况;在此基础上,推导了离散脉冲轨道优化模型中性能指标与轨道约束对寻优参数梯度矩阵的解析表达式。以地球-火星的燃料最省微推进转移为例对所提解析梯度方法进行了仿真验证。数值结果表明:本文推导的解析梯度矩阵是正确的,与传统数值梯度计算方法相比,解析梯度矩阵可有效改善寻优算法的收敛特性,并能够提高计算效率约47%。  相似文献   
866.
针对某型飞机舱盖玻璃透明件外型复杂、曲率变化大的特点,从外形改善、板材质量控制、模具制造与修型、成型工艺改进等方面开展了研究与应用工作,使玻璃光学质量有了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867.
文章基于Lawden方程对椭圆参考轨道的近程最优交会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一种混合遗传算法求解最优近程交会问题。首先在一定假设条件下给出了目标在椭圆参考轨道的近距离相对运动模型——Lawden方程,构建了多脉冲最优交会问题模型并进行了理论分析。性能指标选为轨道交会过程中燃料消耗和时间消耗加权最小的多目标优化指标,优化参数为脉冲大小和脉冲施加时刻,终端状态受到相对位置和相对速度的约束。然后介绍了具有较强全局和局部寻优能力的混合遗传算法。最后以四脉冲为例进行仿真计算。仿真结果表明,是否考虑第一次脉冲位置,总燃料消耗变化不明显。因此,追踪航天器一旦捕获到目标信息即可施加第一次脉冲。仿真结果还证明了混合遗传算法在求解最优交会问题时的有效性。因此,混合遗传算法对基于Lawden方程的椭圆参考轨道近程最优交会问题的求解可行。  相似文献   
868.
田阳  崔平远  崔祜涛 《宇航学报》2010,31(1):98-103
针对深空探测任务特点给出了一种基于导航图像的探测器着陆点选择与探测器运 动估计技术。考虑到在着陆初始阶段(探测器高度>2 km)导航相机所拍摄到的天体表面 近似为平面。这里通过跟踪至少4个平面内的特征点在导航图像序列 中的位置, 利用最小二乘法计算单应矩阵,由该矩阵得到探测器部分相对运动参数。结合激光测距仪给 出的探测器与天体表面之间的距离信息,可以得到全部6自由度参数。安全着陆点的选择与 评估首先利用图像灰度预选出平整的着陆点,再由着陆点对应的单应矩阵和之前获得的帧间 相对运动验证着陆点坡度。蒙特卡洛仿真结果表明,着陆点评估算法能够有效地选取满足平 整和坡度要求的着陆点,运动估计算法实时地对探测器参数进行估计,平移估计相对误 差小于10%,旋转估计误差小于0.23°。
  相似文献   
869.
针对小天体高速撞击器设计了一种视线制导律。为了解决轨道修正机动时机选取问题 ,本文引入B平面点位误差椭圆描述预测撞击点的置信度,通过控制撞击点落入指定的误差 椭圆概率区域内,将轨道修正机动时刻选取问题,转化为对发动机开关曲线的设计。该制导 律利用当前位置、速度信息构建视线旋转角速度与距离变化率,驱动发动机开关抑制视线的 旋转角速率,使其最终撞击到目标点上。严格的蒙特卡罗仿真表明,该制导律在节省燃料的 同时,可以使撞击精度比预测制导方法提高100米以上,达到250米以内。
  相似文献   
870.
提出了一种新的获得二级进位跳跃加法器优化方块分配的算法.根据该算法,在确定最坏路径延时的前提下,首先获得该延时下加法器最大的优化方块尺寸,然后确定任意位二级进位跳跃加法器的优化方块尺寸.优化方块分配的进位跳跃加法器可以缩短关键路径的延时.给出了加法器门级延时、复杂度的分析,分析结果显示,通过优化方块分配,可以以较少的额外门电路获得快速的进位跳跃加法器.该加法器已用PSPICE 仿真工具进行了功能验证和仿真.PSPICE 仿真分析表明,所提出的二级优化方块分配进位跳跃加法器的速度优于等尺寸二级进位跳跃加法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