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6篇
航空   53篇
航天技术   23篇
综合类   13篇
航天   1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82.
介绍了增材制造技术,分析了OpenGL的基本原理,论述了OpenGL在增材制造数据处理系统的图形显示与操作、几何交互操作功能等方面的实现方法,并在电子束熔丝成形数据处理系统中进行了应用验证.利用OpenGL图形库,使数据处理系统的准确性、实用性和交互性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83.
一场激烈的对抗演习正在进行之中。我军坦克和步兵战车向“敌人”发起猛攻,并迅速在其阵地中撕开一个“缺口”。随即,我后续部队利用突破口进入战斗,向“敌人”纵深阵地进攻。只听轰隆一声巨响,“敌人”突然在纵深阵地前起爆了临时反坦克壕,我坦克和步兵战斗队形前进受阻。[编者按]  相似文献   
84.
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生命科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宇航学会航天医学工程专业委员会于1999年8月7-8日在长春市联合举办了学术研讨会,8位学者做了学术报告.国家863计划空间站专家组组长范剑峰教授做了专题报告,介绍了有关未来空间站的发展设想和可能工作模式.专业委员会主任魏金河研究员在介绍了美国空间生物学和航天的新发展战略后,提出了我国空间生命科学未来发展的建议.与会代表一致认为,这次会议以我国空间站发展要求为依据,目标明确,为将来科研项目的确定,统一了思想、明确了方向.这种将专家咨询和学术讨论相结合的…  相似文献   
85.
86.
针对冗余捷联惯导的故障诊断问题,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广义回归神经网络的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在传感器输出数学模型未知的情况下,仅通过传感器之间的冗余关系,利用传感器正常工作时的测量值和改进的神经网络估计输出值生成残差进行故障诊断。仿真试验表明,利用神经网络补偿产生的残差可以检测到未补偿时的故障。该方法不仅可以检测到单故障,还对多传感器同时发生故障具有一定的检测能力。  相似文献   
87.
为开拓激波管技术在煤粉热解研究中的应用,对一座激波管实体的系统、运行原理、煤粉撒播及热解气体的回收和分析技术等作了介绍。在激波管装置上共作了八种典型煤的热解实验。文中报导了一种典型国产煤在1700K 热解温度下,逸出的十种碳氢化合物和其它气体的产量数据,与澳大利亚类似煤种的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88.
航天磁悬浮发射脉冲磁流体供能系统方案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杨文将  刘宇  于有志 《宇航学报》2005,26(6):828-832
针对航天发射低成本、安全可靠运输方式的需要,阐述分析了航天运载器磁悬浮发射概念及其能量供给需求。在重点研究了固体火箭燃料脉冲磁流体发电机的关键技术及发展水平后,基于俄罗斯四台“Sakhalin”脉冲磁流体发电机单元,提出和设计了用于助推发射100吨地面载荷(飞行器和磁悬浮橇体)实现4g加速度的能量供给方案,同时分析磁悬浮发射过程中三相直线电机加速和控制的特点,提出可行的逆变器功率转换系统方案。  相似文献   
89.
杨文将  刘宇  温正  段毅  陈晓东 《宇航学报》2007,28(3):522-526
为了满足低成本、高安全可靠的可重复使用航天运载器发展需要,磁悬浮助推发射技术以其高地面起飞速度,提供了一种可能的技术途径。设计和研究了一种永磁导轨与高温超导体作用形成的磁悬浮系统。通过建立磁悬浮单元准静态力测试系统,分析了块状高温超导体在永磁导轨上方不同位置作用的悬浮特性。然后建立高温超导磁悬浮缩比研究试验平台,其包括4个磁悬浮单元和7米双永磁导轨。通过测试和分析试验平台在不同场冷高度和载荷条件下的悬浮特性,得出低场冷高度有利于提高磁悬浮发射装置的横向稳定性。  相似文献   
90.
美国即插即用卫星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即插即用是美国“作战响应空间”(ORS)计划下提出的航天器设计研制概念,主要针对降低航天器研制成本、缩短研制周期越来越旺盛的需求。经过数年的研究,美国军方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找到了实现航天器即插即用的解决方案,建立相关标准,并完成了演示验证卫星的研制。这一系列进展向全球展示了即插即用航天器的广阔前景与发展潜力,将对全球航天技术的发展产生变革性影响。
  1即插即用卫星的意义
  长期以来,美国的空间体系的建设重点都是大型空间系统。这些系统具备先进技术能力,但往往动辄数十亿美元、耗时数年才能完成,成为困扰美国军方空间项目采办的突出问题。与此同时,全球部署的美军作战部队对空间系统能力支持需求快速增长,特别是面向特定用户、特定应用的战术需求快速增长,不但需要“量身定制”的空间能力、还对项目采办周期、成本等方面提出新的要求。为此,美国提出“作战响应空间”计划,重点发展具备快速响应、降低成本、面向战术特点的小卫星,成为大型空间系统的有效补充和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