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1篇
航空   107篇
航天技术   26篇
综合类   18篇
航天   3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41.
为了研究再入大气层时,飞行器所遭受的烧蚀情况和其外壳材料的热防护作用,围绕地面模拟再入环境的小型等离子体风洞系统,从等离子体发生器的功率计算和阴极、阳极结构参数入手,设计了用于驻点烧蚀试验的5kW级别小功率等离子体发生器。采用局域热力学平衡的方法,选择工作电流分别为90A,100A,110A和120A,对等离子体发生器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利用实验室真空系统与电源设备,开展初步点火试验,验证了等离子体发生器的基本性能。结果表明:与仿真计算结果相比,设计状态工质下的放电电压误差为8%,点火试验测得的放电电压误差为6.25%,参数对比验证了等离子体发生器仿真模型计算可靠,设计的等离子体发生器符合预期,工作正常。  相似文献   
42.
通过数值计算研究,分析了喷管出口锯齿修型对涡扇发动机排气系统球面收敛二元喷管气动及红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基准喷管,喷口锯齿修型均造成排气系统推力系数和总压恢复系数的下降,且齿底角越大,推力系数的损失越大.比较而言,内缩型锯齿修型方式对排气系统气动性能的影响最小,但导致排气喷流和总体红外辐射强度在±15°探测角附近的较大增强;外伸型锯齿修型对排气系统气动性能的影响最大;30°齿底角的等面型锯齿修型综合性能较优,对推力系数和总压恢复系数的影响微弱,同时在-30°~0°,0°~30°的探测视角内体现出一定的红外辐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3.
自越南战争首次使用无人机,到最近的几场局部战争,无人机的作战效能得到了美俄等国军方的广泛认可。2011年12月4日,伊朗宣布在其境内成功"击落"美国RQ-170"哨兵"隐形无人侦察机,并播放了"缴获"该无人机的视频图片,使人产生各种猜测。美军无人机的典型代表是"全球鹰"和"捕食者"。"全球鹰"飞全球,近年来美国多次派遣无人机对东亚沿海进行抵近侦察。讨论"全球鹰"的对抗策略。  相似文献   
44.
二元收扩喷管的方案设计与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了用于歼击机上的小宽高比的二元收扩喷管的方案设计程序。通过全尺寸二元收扩喷管的台架试验件的实践与试验,证明这种装置容易实现超音速推进,并兼有改变推力方向、降低尾阻以及低可探测性等多种功能。二元收扩喷管是很有发展潜力的推进装置。  相似文献   
45.
圆柱段轴线偏转矢量喷管(AT) 这种装置的主要特点是把喷管的圆柱段分为前后两截,在搭接处的左右两侧设置了两个侧向销轴。这样整个排气喷管就可作俯仰平面内的上下摆动,从而获得附加的飞机操纵力矩。该装置的优点是运动原理非常简单,轴对称收-扩喷管可以不作任何改动,A8和A9也无需改变。其最大缺点是转动段长度达1.3米到1.7米,而且转动部位靠前,外阻很大,结构上受到的附加载荷很大,达十几吨。为了抵消这一附加载荷,必须设置笨重的承力  相似文献   
46.
研究了入流倾斜于喷管超音速段轴线的微推偏喷管内流场。数值方法是具有高分辨率高精度的三维隐式有限体积的TVD格式。针对一系列典型锥形喷管和钟型喷管,数值模拟结果得出非对称内流场的侧向力和侧向力矩随喷管几何结构以及入流条件变化的一些特征,并同有关实验结果符合良好,对微推偏喷管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7.
48.
49.
连续变形带斜缠防热层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一种用连续变形带来斜缠制造防热层的新技术。通过对工艺和材料性能等多方面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用连续变形带材料,斜缠防热层的制造工艺性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缠绕件较为密实,布层排列非常规整,防热层表面无布层扭曲和皱折等缺陷,非常有利于控制防热层的滚转特性,而且材料的力学等性能也有很大程度的提高。由于连续变形带本身具有很强的可设计性,因此本技术有着很大的发展潜力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