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1篇
  免费   124篇
  国内免费   57篇
航空   653篇
航天技术   129篇
综合类   74篇
航天   256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4 毫秒
841.
桨扇发动机性能仿真建模与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获得更高的推进效率和更低的耗油率及CO2排放,本文采用变定压比热的方法建立了桨扇发动机的性能仿真模型.计算和分析了设计点飞行高度、飞行马赫数、动力涡轮膨胀比和桨扇效率变化对发动机设计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842.
美国国防部Darpa正在执行1项Vulcan验证计划,旨在设计和制造1种马赫数超过4的组合循环式发动机,作为美国未来的军用高超声速飞行平台的推进装置。  相似文献   
843.
 采用EPLEXOR500高载动态热机械分析仪(DMTA)在三点弯曲方式下考察了静态载荷和动态载荷对不同试样尺度T300/环氧648复合材料储能模量和损耗角正切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储能模量随动载增大而降低,随静载增大而升高,损耗角正切则随载荷增大而减小。减小试样跨距,增大厚度或宽度则会强化这一影响,尤其是对于储能模量。这一结果是由于试样内各种静态应力对其动态应变均存在“抑制作用”。这种作用再加上附加剪应变的影响导致试样尺寸对黏弹性影响规律存在一个过渡区,当静载/动载载荷比低于该过渡区时,储能模量随跨距的增大、厚度或宽度的减小而升高,高于此过渡区时储能模量变化规律完全相反。  相似文献   
844.
在TC11钛合金上制备两种以NiCoCrAlY为粘结层,8wt%Y2O3-ZrO2(YSZ)为陶瓷层的热障涂层,粘结层制备技术分别为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EB-PVD)和超音速火焰喷涂(HVOF),陶瓷层由EB-PVD同炉沉积.两种热障涂层的微结构、显微硬度及热循环测试表明,EB-PVD制备的粘结层均匀致密,上层YSZ组织细密,硬度较高,而HVOF获得的粘结层疏松不均,上层YSZ晶粒粗大,硬度较低;前者有较好的抗热冲击性能,裂纹较分散,防护性能较好,而后者易开裂剥落,裂纹密集,防护性能较差.  相似文献   
845.
通道深宽比对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室再生冷却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应用湍流模型对液体推进剂火箭发动机再生冷却推力室通道的流动与传热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 冷却工质为氢气, 其密度、导热系数、动力粘度随着温度和压力而变化, 冷却剂比热容及金属固体物性随着温度而变化.计算采用标准k-ε两方程湍流模型及气-固耦合算法.保持再生冷却通道个数及冷却工质进口流量不变, 通过改变通道肋壁厚度来改变冷却通道深宽比, 研究不同深宽比对推力室壁面再生冷却效果的影响规律.计算结果表明:增加通道深宽比对推力室壁面能够起到强化传热的作用, 但同时也增加了冷却通道的进出口压差.这是由于冷却工质流速的增高, 从而提高了推力室传热系数.随着深宽比不断增加, 推力室再生冷却效果趋于饱和, 而冷却工质进出口压降则不断上升.   相似文献   
846.
随着我国战斗机飞行时长的逐渐增长,长时间乘坐弹射座椅引起腰部酸痛、麻木、疲劳、舒适性体感差等问题日渐突出。文中通过研究国外长时乘坐的弹射座椅特点,提出了调节座椅靠背角度来提升舒适性的解决方案,结合民用座椅靠背角度调节范围,并经地面静态乘坐舒适性评估试验,分析得出弹射座椅向后倾安装角的范围为30~40°,并给出弹射座椅靠背调节的技术方案,为后续弹射座椅的靠背调节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47.
以2.5D针刺炭毡为增强体,酚醛树脂为先驱体,采用液相浸渍-碳化法制备C/C复合材料。对酚醛树脂先驱体溶液的流变性能、凝胶性能、固化行为及失重行为等性能进行全面的分析,为后续工艺优化提供指导,研究了酚醛树脂溶液浓度对2.5D针刺炭毡浸渍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浸渍温度为60℃时,酚醛树脂溶液的粘度在4 h的浸渍时间内保持在200 m Pa·s左右,在1.5 MPa下加压浸渍3 h,循环6个周期的浸渍固化炭化工艺过程后,浓度为75%的酚醛树脂溶液的浸渍效果较好,浸渍效率高。  相似文献   
848.
849.
针对滑环失效数据较少的特点,构建导电滑环磨损失效模型,结合小子样数据处理法和随机性理论对滑环摩擦副进行可靠性评估研究。首先,考虑滑环摩擦副在热力电多场耦合环境下的特点,应用传热学、赫兹理论、能量守恒定律量化多场耦合对滑环摩擦副的影响,再结合Archard模型理论构建导电滑环摩擦副磨损失效模型。然后,采用小子样数据的虚拟增广法和Boot-strap法对仿真数据进行扩展,根据滑环磨损特征量分布规律分别得到随机失效阈值与固定阈值下的可靠度函数曲线,以某厂制造的导电滑环为例,进行滑环摩擦副可靠性评估,实验结果表明随机失效阈值下的可靠度与实际更接近。研究表明所构建的磨损模型和方法可以有效地对导电滑环进行可靠性评估,避免了传统的必须依赖大量试验数据的方法,解决了缺少滑环试验数据而难以进行可靠性评估的问题,填补了导电滑环可靠性研究的空白。  相似文献   
850.
从"研制规范"与"产品规范"概念模糊、技术要素剪裁随意、"环境适应性"内容不合理、验证项目不全、含有非技术方面的内容、通用专业工程指标分配不合理等方面对产品规范编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剖析,同时提出了产品规范编制提升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