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5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28篇
航空   195篇
航天技术   41篇
综合类   25篇
航天   8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341.
针对扩展卡尔曼滤波进行高超声速飞行器在线参数辨识时无法准确辨识参数的不确定性问题,提出了在线实时参数修正的迭代滤波辨识方法。首先,推导了包含侧滑角和推力的三自由度动力学方程;其次,提出基于第一次滤波辨识结果在线实时修正空速并进行第二次滤波的迭代滤波辨识策略;然后,采用一阶马尔科夫过程描述不确定性参数模型,并将不确定性参数增广到系统状态中,建立了基于扩展卡尔曼滤波理论的参数辨识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这种辨识方法可以有效解决在风场条件下大气密度不确定性无法准确辨识的问题。  相似文献   
342.
激光雷达探测系统需求稳定的单光子源作为定标光源,通过输出波长及功率可量化溯源的微弱光量子信号,对探测系统的探测不确定度进行分析,并对接收与探测系统性能进行评估。针对这一需求设计并研制一种输出激光波长稳定、输出平均光子数从10^(11) s^(-1)量级至10~3 s^(-1)量级的可调谐高稳频微弱激光量子源,并开展了相关测量标定工作。输出的微弱信号光波长稳定在532.269 nm处,功率覆盖79.3 nW至0.34 fW,平均光子数覆盖10^(11) s^(-1)量级至10~3 s^(-1)量级,在10~5 s^(-1)量级的稳定度优于0.6%,能够满足激光雷达系统探测不确定度分析与性能评估等方面的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343.
344.
345.
为确保高温材料科学实验柜科学实验系统能够成功地进行空间材料科学实验,在空间进行高温材料科学实验的时候要求其温度稳定在±0.25℃范围内。面对如此之高的温度稳定度要求,提出一个新的解决方案:在实验输入和输出数据的基础上,确定一个与高温炉控制系统内部等价的模型,为获得满足实验要求的控制参数提供依据。本文将高温炉控制系统内部看作黑箱模型,基于XGBoost方法分别对四类样品实验的高温炉内部温区2和温区3进行建模,模型精确度全部可达到99.98%以上。与传统建模方式传递函数相对比,在传统方法表现最好的情况下,模型精度仍提高了3.8%,为获得控制参数以确保空间实验温度实现高稳定度提供了重要支持。  相似文献   
346.
为辅助卫星在轨运行提供决策分析支持,结合卫星遥测参数的时间序列特性,利用一种ARIMA-SVR组合预测方法,通过对卫星遥测参数进行预测,判定实际遥测数据是否处于正常范围。该组合模型利用ARIMA模型对预处理后的数据进行线性拟合,并利用SVR模型对数据的非线性部分进行补偿。以KX09卫星星敏A的温度遥测数据为基础,分别利用组合模型对短期及中期星敏A温度进行预测,得出短期和中期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0.768和0.968,相比单一ARIMA模型,短中期RMSE分别提高46.2%和16.4%。此外,对该卫星陀螺B的x轴角速度进行了短中期预测:短期预测中,组合模型比单一ARIMA模型的RMSE提高71.2%;中期预测中,组合模型比单一ARIMA模型的RMSE提高64.2%。实验结果表明,ARIMA-SVR组合模型为保证卫星在轨正常运行提供了有效的决策分析支持。   相似文献   
347.
阵列碳纤维复合材料管是由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薄壁圆筒壳阵列排布后粘接制备而成,兼具碳纤维复合材料和蜂窝结构的优异性能,是一种新型的可应用于深空探测反射面板的理想材料结构。由于材料和制备方面的特殊性,在阵列碳纤维复合材料管加工过程中会由于磨削力过大导致多种加工损伤,为其高效低损伤加工带来了挑战。本文开展CFRP薄壁圆筒壳磨削加工正交试验,系统研究磨削深度、切出角度、主轴转速、进给率对磨削力的影响规律和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工艺参数对水平面合力的影响程度依次为进给率、磨削深度、切出角度、主轴转速,对轴向力的影响程度依次为切出角度、主轴转速、进给率、磨削深度。研究对阵列碳纤维复合材料管高效低损伤加工工艺的制订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