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3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5篇
航空   122篇
航天技术   130篇
综合类   15篇
航天   5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311.
1“快速对接”飞行模式简介
  “快速对接”飞行模式指的是飞船在6h内绕地球4圈后与“国际空间站”对接,而之前飞船在对接前要绕地球飞行34圈,用时近2天时间。2012年8月1日23:35(莫斯科当地时间)俄罗斯进步M-16M货运飞船发射升空,飞船在发射6h后与“国际空间站”对接,这是货运飞船首次测试快速交会对接模式。此后又成功进行了2次,3艘“进步”货运飞船“快速对接”飞行试验成功后。俄罗斯开始试验载人飞船的快速对接。2013年3月29日,俄罗斯航天局局长波波夫金表示,在联盟 TMA-08飞船发射后还将采用相同的模式进行一次载人发射,这期间将对乘员的生理参数进行研究,根据研究结果再确定是否将这种快速对接模式转为常规飞行模式。俄罗斯能源火箭航天公司总裁洛波塔今年4月1日称,采用快速对接模式后,飞船飞前训练准备没有变化,主要是重点测试舱载计算软件。
  2013年3月28日,俄罗斯联盟TMA-08M载人飞船发射升空,飞行5h44min后,首次实现了载人飞船与“国际空间站”的“快速对接”。在航天发展史中,“快速对接”模式并不是新鲜事物,但实现载人“快速对接”在俄罗斯尚属首次,所以这种新的飞行模式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俄罗斯航天局决定,经过2次测试飞行后“快速对接”模式将成为常态飞行模式。新的飞行模式不但对飞船系统会产生影响,对于航天员更是新的考验。  相似文献   
312.
313.
314.
烟火药水下燃烧的声辐射机理与实验研究(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烟火药水下燃烧能够形成低频的水下声。法国烟火集团拉克鲁瓦防御公司研制出了一种"烟火——声电"声诱饵(1995),但是至今还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报道。本文就烟火药水下燃烧的声辐射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其所辐射的噪声主要包括喷注噪声和气泡噪声,进一步的分析发现主要以气泡噪声为主,喷注湍流噪声为辅。为了证明此观点,实验研究了具有脉动燃烧效应的烟火药水下燃烧时的声辐射特性。  相似文献   
315.
SiO2 气凝胶常压干燥工艺与隔热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综述了SiO2气凝胶常压制备技术及其复合隔热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提高凝胶网络基架强度、添加干燥控制化学添加剂、表面改性、降低毛细管力等几种SiO2气凝胶常压干燥工艺,并回顾了几种SiO2气凝胶复合隔热材料的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316.
317.
    
随着经济、技术的快速发展,高等院校周边科技园的不断密集,高校与企业、科研院所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无论是产学研合作的理论研究还是实践,都是近年倍受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318.
从大气数据到飞行燃料系统,从飞机控制到发动机监控、各种地面测试及飞行压力检测应用,GE传感与检测科技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319.
USM Go是GE传感检测科技生产的最轻巧便携的超声探伤仪.它适用于整个工业和处理系统,包括从航空航天到电力,从汽车行业到油气行业的探伤应用.在油气、航天、电力、以及汽车行业各种苛刻的检测环境下,USM Go的设计使得操作更为简便,即使是长时间操作也能轻松完成.  相似文献   
320.
<正>罗德与施瓦茨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子测试与测量设备制造商之一,其产品开创了研发、生产和服务领域的新标准,是工业和网络运营商在无线电通信各个测试与测量领域的重要合作伙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