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8篇
  免费   127篇
  国内免费   52篇
航空   557篇
航天技术   142篇
综合类   104篇
航天   22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991.
刀具涂层技术的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涂层刀具的出现,使刀具切削性能有了重大突破,它将刀具基体与硬质薄膜表层相结合,由于基体保持了良好的韧性和较高的强度,而硬质薄膜表层又具有高耐磨性和低摩擦系数,从而使刀具的性能得到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992.
非连续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的时效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MB15合金和(B4Cp+SiCw)/MB15复合材料在170℃的时效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DSC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中时效相的析出过程比基体合金提前,且析出量增加,而析出相的溶解过程推迟。TEM观察发现,复合材料中析出物仍为Laves MgZn2'相,且在SiCw/Mg与B4Cp/Mg两种界面上和界面反应物MgB2上优先析出。维氏硬度测试表明,复合材料有明显的时效加速,达到峰时效只需6h,而基体合  相似文献   
993.
高超声速粘性激波层高雷诺数流场的数值求解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将拉伸变换引入Hosny的高超声速粘性激波层的数值求解方法中,数值计算结果与Little所给出的实验结果相符合。从而不论在雷诺数范围上,或在后身流场的推进计算上,本方法均比Hosny原方法有明显改进。  相似文献   
994.
林影  吴富民  邢文珍 《航空学报》1994,15(2):219-221
 用实测方法初步探讨了LY12CZ板材冷挤压强化孔边残余应变场在3种不同交变应力幅作用下的衰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沿与作用应力垂直且过孔中心的轴线,孔边切向残余应变分量符合幂函数分布规律;在交变载荷作用下,当孔边实际最大应力小于材料屈服极限时,残余应变场在一定次数循环载荷作用下,会有一个突变性衰减变化,而且距孔边距离越近,衰减程度越严重。  相似文献   
995.
通过理论分析和大量的计算,讨论了H5飞机确定是否可以中断起飞的两个根据,即“中断起飞极限速度”和“剩余跑道长度”的确定,然后分析了在中断起飞时常采取的几项减速措施,经试飞验证表明结果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996.
非对称循环载荷下疲劳寿命估算的能量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首先给出了材料静态σ-ε曲线更精确的拟合方法,然后提出一种能够对材料在非对称载荷作用下的响应进行定量分析预测的循环特性计算模型——双切线模型,最后用总应变能原理对疲劳寿命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计算寿命与试验数据符合得很好  相似文献   
997.
在分析农林飞机结构腐蚀的基础上,提出在腐蚀严重的尾部下壁采用树脂基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结构;并且通过农药腐蚀试验以及静强度试验证明,树脂基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耐农药腐蚀性,结构强度满足飞机强度要求。最后,还探讨了树脂基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结构的机械连接方式。  相似文献   
998.
在简要介绍试验件及其紧固孔加工工艺的基础上,针对制孔工艺对紧固孔加工精度、表面粗糙度、加工硬化、加工残余应力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地研究。  相似文献   
999.
流动分离、湍流再附现象对翼型空气动力性能影响较大,为了改善翼型气动性能,研究了脊状结构对翼型边界层分离及尾迹速度的影响。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分别将脊状结构布置在NACA0018翼型的顺压梯度区(前段)和逆压梯度区(后段)内,分析了脊状结构对翼型边界层速度分布和尾迹速度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迎角6°,来流速度为24m/s和12m/s下时,脊状结构前段布置时,翼型边界层分离点略有提前并且分离区域提前结束,其分离程度相对微弱。相比之下,脊状结构后段布置时,在推迟了边界层分离点的同时提前结束了边界层的分离区域,其尾迹速度亏损更小,亏损区域的面积也更小,边界层控制效果更为明显。两种脊状结构均可以有效的控制边界层的分离,缩小边界层分离区域的范围,减小尾迹速度损失。在翼型表面合理的布置脊状结构为翼型流动控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00.
针对风洞实验观测高超声速内转式进气道内部流动困难,不易获得内流道三维激波/边界层干扰主导的复杂流场结构的问题,通过拓展壁面丝线流动显示技术的潜力,在Ma∞5.9激波风洞中,借助高速摄影实时拍摄丝线流谱,并结合纹影、壁面压强测量以及数值模拟分析,验证了丝线的动态响应特性,丰富了内转式进气道的观测技术,获得了进气道的流场结构。采用预设堵块实验方法,在激波风洞中考核了内转式进气道模型的自起动能力。结果表明,直径约为0.1 mm,长度约为15 mm的402号涤纶/棉缝纫线的跟随性较好,能够直观、动态地显示出壁面流动分离区的范围,为判断内转式进气道是否起动提供了依据。内转式进气道模型在实验条件下能够自起动,起动状态下进气道唇口附近的波系结构以及前体压缩面的丝线流谱和压力分布与数值模拟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