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15篇
航空   149篇
航天技术   26篇
综合类   39篇
航天   4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21.
精密球新型研磨方式的仿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精密球偏心V形槽研磨方式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研磨方式。运动分析结果表明,与偏心V形槽和传统V形槽研磨方式不同,该研磨方式下球坯的自转轴能够在180°范围内摆动,使研磨轨迹在球坯表面的分布更为均匀。通过仿真计算发现,在该研磨方式下偏心距对球坯表面研磨均匀性影响较小,并且,各槽内球坯所受研磨均匀性相同。  相似文献   
22.
23.
<正>中国公务航空市场在2018年依然保持了平稳的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18年来自国内外的公务机在中国境内共起降约40000架次,中国运营商在境内的总飞行小时数也达到了5万小时。从分布看,北京、天津的公务机起降架次与2017年基本持平,上海有所增长,其他区域也保持了相对稳定的增长。北京、上海、深圳仍然是区域公务航空的重镇,这与中国的民营经济和总部经济的布局特征十分匹配。  相似文献   
24.
采用机械化学法将纳米SiC包覆在镍粉表面制备复合吸波材料,将该材料喷涂在基体上制备吸波涂层,并研究了SiC在复合材料中的含量变化对涂层吸波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SiC含量为10%时,纳米复合涂层的吸波性能最佳.与镍粉吸波涂层相比,该纳米复合涂层中频段的吸波性能明显提高,发射率小于-5 dB的带宽由7 GHz增加到10.4 GHz,涂层最高吸收值达到-23.4 dB.  相似文献   
25.
声学风洞风扇段流场特性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丛成华  易星佑  吕金磊  徐大川 《推进技术》2011,32(5):741-745,750
风扇段是声学风洞的核心部段之一,风扇气动性能和声学性能对风洞的能耗与试验段背景噪声有重要影响。为了获得静叶构型的优化设计参数,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0.55m×0.4m低湍流度航空声学风洞风扇段的流场特性进行了研究,根据叶片的流动现象,分析了风扇段内部的工作形态,并将其性能与试验数据进行了对比,结果证明该方法能对风扇段性能进行较为准确的模拟。采用该方法得到了动静叶间距、静叶后掠、静叶倾斜对风扇气动性能、流场形态和噪声的影响,静叶后掠对气动性能的影响较小,有助于减小出口的旋转速度,增大动静叶间距对气动性能的影响较大,会增大出口的旋转速度,而静叶倾斜是最适宜的降噪方式。  相似文献   
26.
在FL-26跨声速风洞半模试验段进行了某高速飞机T型尾翼颤振模型的光学测量实验,并依据测量结果解算了尾翼颤振模型的弯扭特性。颤振模型表面用白色圆点进行标记,用于记录模型表面的位移变化,两台固定在风洞试验段上壁板观察孔旁肋板上的400万像素工业相机用来采集图像,采集到的图像通过自主开发的图像解算软件进行图像的识别与求解,计算出尾翼颤振模型表面标记点的三维坐标。模型表面标记点的三维坐标通过坐标变化转换到风洞气流坐标系中,利用不同时刻模型表面坐标的变化计算模型剖面扭角和弹性轴位移的分布。T型尾翼右平尾图像采集实验与弯扭特性计算结果表明,非接触光学测量技术可以用于高速颤振试验的定量分析中。  相似文献   
27.
某战斗机高速全模颤振风洞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郭洪涛  路波  余立  杨兴华  罗建国  吕彬彬 《航空学报》2012,33(10):1765-1771
为了验证高速风洞全模颤振试验技术以及获取某战斗机颤振安全边界,运用风洞试验的方法研究了某战斗机全模颤振特性,重点考察了模型在支撑系统上的稳定性、安全性以及典型颤振特性。结果表明:采用悬浮支撑系统可以使颤振模型具有除轴向以外的5个方向的运动自由度以及较好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跨声速时的非线性气动力与速压较高时的结构非线性对全机颤振特性有较大影响,导致模态参数与颤振稳定性参数随速压呈非线性变化;振动波形图显示了该模型颤振形式为缓和型颤振,验证了模型设计时的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28.
一、镀层应力测定的目的与意义在电镀过程中。基体与镀层相互作用产生了一定的内应力。对于细薄柔性的基体,当这种镀层应力较大时,往往造成零件变形;而对粗厚不易变形的基体,往往造成镀层裂纹、起泡、脱皮,并会降低零件的疲劳强度,造成应力腐蚀等问题。以我厂生产的××发动机九级压气机转子叶片为例:未镀的钢叶片振动疲劳强度极限为σ_(-1)=51公斤/毫米~2,在氨基磺酸盐中  相似文献   
29.
基于分形特征和Hough变换的海天线检测算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海天线检测是研究成像型反舰导弹末制导技术的一项重要内容。首先深入地探讨了海空背景下的海天线检测问题,然后提出了基于分形特征和Hough变换的海天线检测算法。实验表明,算法精度高,可以有效地检测出复杂海空背景下的海天线,为进一步应用(如目标识别、图像配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30.
不锈钢YAG-MAG激光电弧复合焊接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奥氏体不锈钢材料,系统地开展了YAG-MAG激光电弧复合焊工艺研究。在对比YAG激光焊、熔化极气体保护焊和YAG-MAG复合焊的情况下,分别考察了焊接电流、激光功率、焊接速度、激光电弧间距等对焊缝成形的影响,证明了复合焊具有显著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