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8篇
航空   87篇
航天技术   19篇
综合类   23篇
航天   5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91.
为提高Ka频段卫星通信的性能,采用信道编码技术提出了一种差分Turbo码正交频分复用(DT-OFDM)方案,给出了DT-OFDM系统模型的组成和差分软检测方法。仿真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子载波数的DT-OFDM误码率均低于传统的卷积编码正交频分复用(CC-OFDM)和网格编码正交频分复用(TCM-OFDM)。  相似文献   
92.
主要介绍QC小组在固体火箭发动机地面试验喷管摆角测试方法研究活动中,按照PDCA循环的基本方法,采用创新的技术及合理的软硬件设计,建立了发动机地面试验喷管摆角测试新方法,解决了传动机构间隙对摆角测试精度的影响,提高了发动机地面试验喷管摆角测试精度。  相似文献   
93.
IGBT死区效应的存在使三相并网逆变器输出电流不能准确跟踪参考电流,导致系统控制性能较差,而传统的死区补偿方法在相电流过零时存在电流极性判断不准确的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糊自适应PI策略的三相并网逆变器死区补偿方法。该方案将扰动观测器应用到电流双环模糊自适应PI控制系统中,将死区效应引起的电压误差视为外部扰动,经过扰动观测器估算后,反馈到输入端用以抵消死区效应的影响。模糊自适应PI电流双环控制策略可以解决实际系统响应速度慢、动态特性差的问题。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和试验验证了所提方案能够有效降低死区效应的影响,提高系统动态响应。  相似文献   
94.
为了研究襟翼小涡与主翼尖涡相交不稳定性触发条件,采用矩形机翼模型产生一对翼尖涡,同时在机翼上安装不同宽度及攻角的襟翼,对35个翼展下诱发R-L(Rayleigh-Ludwig)不稳定性的最佳涡系参数组合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水槽流动显示实验发现,单主翼尾涡在第35个翼展处未发生明显变化,能量衰减缓慢;加装襟翼后尾流不稳定性被触发,衰减效果明显,在一定范围内尾涡能量衰减值随着襟翼攻角的增大而增大;环量统计半径Rd=50mm时,对主翼尖涡环量进行PIV(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分析时发现,当主翼攻角α=8°,襟翼攻角β=28°,襟翼宽度b=55mm,来流速度V=0.5m/s时尾涡能量消散最快,主翼尖涡环量在第35个翼展时衰减为第一个翼展的28%;证实通过安装合适的襟翼可以有效地控制飞机尾流,加速其破裂和消散。  相似文献   
95.
极大似然法对比试验研究及其试验数据处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基于中值S-N曲线的三参数幂函数式,根据极大似然原理,分别给出了测定P-S-N曲线的单点试验、成组试验和单点-成组试验结果的P-S-N曲线公式。并进行了对比试验,使用文中方法统计分析试验数据,发现单点法、单点-成组法及成组法测定出的P-S-N曲线较接近。由于单点法能够大量节省试样,且能保证一定的精度;因此它适合构件和模拟件P-S-N曲线的测定  相似文献   
96.
基于F2812的多处理器串行加载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一种基于F2812的多处理器串行加载系统,对加栽系统的工作原理和软件设计进行了详细介绍。系统可实现系统集成环境下多处理器软件代码的在线编程。经过大量测试和环境试验考核,串行加载系统工作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97.
基于AMESim的涡扇发动机控制系统 综合仿真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以AMESim为平台,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方法,分别建立航空发动机、传感器、燃油系统、电子控制器和执行机构数学模型.将模块封装打包建立涡扇发动机控制系统模型库,并将之组成为完整的发动机及调节器系统综合仿真平台.以主燃油控制系统为例,介绍了各仿真模块的建立过程,仿真结果表明,系统模型能反映各子系统之间的复杂集成和耦合关系,利用系统模型仿真进行组合优化能够有效提高系统性能.   相似文献   
98.
流体喉部推力调节特性实验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采用空气与水作为二次流工质,进行流体喉部的冷流实验,研究了固体火箭发动机流体喉部的推力调节特性.分析了不同二次流工质、注射方式,注射流量下的推力响应时间、扼流性能、推力偏角和推力效率.实验结果表明:注射液态二次流推力响应时间更短;扼流性能、推力偏角与二次流的注射位置及注射角度有关,且随流量比的增大而增大;相同的流量比下,气态二次流的推力性能要比液态二次流的效果更好,但提供相同的流量比,液态二次流需要压比更小,且流量比的调节范围更大.   相似文献   
99.
胡梦觉  于强  刘少波  邱新宇 《推进技术》1990,11(3):20-24,80,81
本文对双股同轴中心旋流突扩燃烧室进行了热态试验.在较宽的α变化范围内,得到了高的燃烧效率,同时伴随着一定的压力损失.中心回流区嵌套的流场结构,有助于产生较高的燃烧效率.  相似文献   
100.
邱新宇  张学仁  刘兴洲 《推进技术》1990,11(2):7-14,75,76
本文对双管头部进气旋流-突扩燃烧室模型进行了冷态流场试验研究,以探索进气方式(全旋型或部分旋型)、旋流强度(旋流数S或旋流角(?))、旋流室出口扩张角2α、旋流室长径比l/d、内通道相对面积F等参数对燃烧室流场结构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适当选择燃烧室结构参数可以在燃烧室中形成稳定的中心回流区和头部旋涡回流区.当(?)=45°、α=15°、l/d=1.3、F=0.41时,除了形成旋流室回流区外,在其尾部还形成了一个较大的、切向分速较低的中心回流区,两者“联串”在一起.部分旋的中心回流区长度与相同旋流角全旋进气时的回流区长度几乎相等,但总压损失却降低63.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