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29篇
航空   147篇
航天技术   50篇
综合类   13篇
航天   7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61.
自动调制识别是空间认知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有助于实现自适应信号解调。深度神经网络虽然具有特征提取能力强的优势,但也存在参数众多、计算量大的问题,难以实现空间在轨应用。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轻量化、高性能的卷积神经网络结构。网络先提取信号的同相正交相关特征,再提取时域特征,最后提取各通道特征均值进行分类。对11种调制方式分类的实验结果表明:当信噪比高于0 dB时,平均识别准确率能达到86.94%,较传统的高阶累积量的方法提高了31.54%;与目前高识别准确率的深度神经网络模型相比,仅使用不到10%的模型参数,在树莓派4B上计算速度平均提高了20倍。   相似文献   
162.
“会学习”运载火箭的制导控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学习”运载火箭具备“边飞边学”和“终身学习”的特征。对于“会学习”运载火箭制导控制技术具备的5个能力需求,即飞行状态在线辨识与感知、制导控制在线重构、经验知识自学习、“终身学习”和箭上强计算能力等进行了分析,研究了支撑“边飞边学”的在线辨识与控制重构、轨迹在线规划、目标在线变更等技术和支撑“越飞越聪明”的数据挖掘、自我学习、持续优化和决策评估等技术。最后,对“会学习”运载火箭的智能控制技术进行思考与展望。  相似文献   
163.
文章针对航天国际合作项目的发展趋势,对其管理模式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新模式对项目计划和风险管理提出的新要求,对航天国际合作项目的工作分解结构、进度管理和风险管理的关联性进行了描述,提出基于风险管理的进度管理体系结构和将风险纳入计划管理体系的工作流程,并给出航天国际合作项目进度管理的有效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64.
变轨技术的核心是控制单元的算法部分.基于对传统速度增益制导律的认识,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的速度增益制导方法,解决中段改变打击目标的实时控制问题.通过建模、仿真,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5.
对新型双相不锈钢2205与奥氏体不锈钢1Cr18Ni9Ti进行钎焊性试验。通过设计波纹板结构模盒,模盒爆破强度试验,开展钎焊接头微观组织结构分析,钎焊接头元素扩散行为及其影响分析,钎焊接头元素扩散能力计算分析,结果认为2205与1Cr18Ni9Ti钎焊可形成结合强度优良的钎焊接头。  相似文献   
166.
为了验证尾缘吹气火焰稳定器在更宽工作范围内的燃烧性能,对其燃烧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在更宽的应用条件下不同尾缘射流速度、尾缘射流当量比及来流速度等因素对燃烧效率的影响;并与常规V形稳定器的燃烧性能进行了对比,获得了更宽工作范围内上述因素对吹气稳定器性能的影响规律.与较窄范围内的相应实验规律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以上因素对燃烧性能的影响趋势大致相同,但某些方面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67.
实现机翼前缘形状连续变化柔性机构的拓扑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黄杰  葛文杰  杨方 《航空学报》2007,28(4):988-992
 为了实现自适应机翼表面的连续准确变化和结构轻量化,将分布式柔性机构引入到机翼形状变化结构设计中。基于SIMP密度 刚度插值模型,以实际位移与目标位移之间的偏差最小为目标,建立了实现机翼前缘形状连续变化柔性机构的拓扑优化模型,采用Matlab编程对柔性机构进行了优化设计,并对不同参数变化的影响进行了讨论,最后使用Ansys9.0对其中一个优化结果进行了机构的仿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机构可实现机翼前端0~8.14°的变化;不同的体积分数、驱动位置、权重因子将对优化结果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从而证明了用分布式柔性机构实现机翼前缘连续形变的可行性和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8.
研究并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可应用于微光机电(MOEMS)陀螺的微位移及角度控制致动器。它包括高灵敏度压电陶瓷组件和控制电路,具有对微镜进行微米级位移和角秒级角度精确定位的功能。建立并完成了该致动器的结构模型和有限元仿真,提出了基于MOEMS技术的加工方法。  相似文献   
169.
程文杰  周丽  张平  邱涛 《航空学报》2015,36(2):680-690
柔性机翼变弯度/展/弦长方案需要蒙皮在面内具有一维大变形能力,并且在垂直平面方向能够提供足够的抗压和抗弯刚度。设计了一种零泊松比十字形混合蜂窝,支撑弹性胶膜构成柔性蒙皮结构。研究了十字形混合蜂窝的面内变形机理、蜂窝力学特性与单元形状参数的关系,针对蜂窝的面内单向变形能力进行了参数优化;将蜂窝结构等效为正交各向异性材料,研究了十字形混合蜂窝的面外抗弯能力及其影响因素;根据后缘变弯度机翼柔性蒙皮设计要求,研究了十字形混合蜂窝结构参数的适用性。结果表明这种蜂窝能够满足柔性蒙皮的使用要求,且质量轻、易驱动。  相似文献   
170.
为解决钛合金铣削加工中微量润滑系统工艺参数优化问题,采用正交试验法以空气流量、切削液用量、切削液浓度为变量,表面粗糙度Ra和切削力为评价指标开展钛合金微量润滑铣削试验。基于灰色关联和主成分分析法对微量润滑系统工艺参数进行多目标优化,通过分析各因素对灰色关联度的影响规律,确定了最佳系统参数组合为空气流量90L/min、切削液用量15mL/h、切削液浓度70%。经验证优化后的工艺参数可有效提高工件表面质量,减小切削力,为合理选择微量润滑系统工艺参数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