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6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4篇
航空   108篇
航天技术   20篇
综合类   102篇
航天   4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21.
罗欢  陈建文 《宇航学报》2013,34(2):262-269
对校正天波超视距雷达电离层相位污染的五种典型方法进行了综合性能评估,主要从校正效果、对不同污染的普适性、污染参数变化对方法的影响、信噪比对方法性能的影响、运算量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比较与分析,为实际工程实现和改进电离层相位污染校正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2.
在微小卫星再生伪码测距中,码同步环的跟踪性能是决定测距精度的关键,而数字处  相似文献   
23.
文章针对"火星探路者",对火星探测器在进入火星大气减速过程中的运动稳定性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质心位置、进入条件、大气参数等因素对火星探测器运动稳定性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在马赫数大于1.2时,探测器处于一个比较稳定的状态。  相似文献   
24.
自4月30日起,国航成都至攀枝花航线正式恢复,班号为CA4463/4,起飞时间中午12点15分.1点20分到达攀枝花机场,2点10分从攀枝花起飞,15点10分回到成都双流机场,单程飞行时间1个小时左右,每天一班。5月3日后,受航班时刻申请的影响.国航将成都至攀枝花航线调整为早晨7点59-起飞,航班号也将调整为CA4461/2.每天一班。据了解,这是目前成都飞往攀枝花的唯一一条航线。  相似文献   
25.
易世忠  包力达 《西南航空》2009,(10):12-12,14
9月1日下午15点30分,国航西南分公司一架空客A319飞机搭载约100名旅客,从成都双流国际机场直飞台北桃园机场,这标志着国航成都——台北定期航班的正式开通。  相似文献   
26.
国航西南分公司于3月30日开通北京-成都-卡拉奇航线,这是成都首条直飞巴基斯坦的国际航线。 据国航西南营销中心相关人士介绍.这条航线于3月30日首航.航班号为CA945/6,使用波音757机型执飞,每周两班,周一、四从北京始发.周二、五返回。  相似文献   
27.
文摘为了实现聚酰亚胺模塑粉的等静压近净成形,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线性聚酰亚胺模塑粉的冷等静压(CIP)成型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利用Cam-Clay模型分析了圆柱体和长方体结构冷等静压成型前后的尺寸变化,并进行检验。结果显示圆柱体模拟与实验结果的误差在2.5%以内,长方体误差控制在4%以内,表明该模拟分析较准确预测了制件的尺寸变化。  相似文献   
28.
RUAG公司用HBM测量系统进行飞机全尺寸疲劳试验瑞士RUAG公司的研究人员对瑞士版F/A-18战斗机的加强结构进行了大规模的综合试验研究,以验证飞机结构是否能满足较高的要求,达到所需的5000个飞行小时的工作寿命。  相似文献   
29.
肖保国  田野  张顺平  邢建文 《推进技术》2016,37(11):2017-2022
为揭示释热分布对亚燃模态下超燃发动机性能的影响规律,对马赫数2.0,总温1100K,总压1.0MPa的来流,完成了燃烧室直连式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针对上游释热和下游释热条件,对比了发动机壁面压力分布,分析了内流道一维质量加权马赫数,获得了发动机部件和总体性能数据。结果表明,在总当量比相同情况下,上游释热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动机性能,没有尾喷管时比下游释热获得的推力高出约18%,但在有尾喷管时只相差2.6%;对于本文构型,燃烧室和尾喷管是发动机推力的主要来源,两种释热分布下,二者产生的推力超过了发动机总推力的90%;但对于更高总当量比,上游释热可能会导致进气道不启动,需要增加下游释热获得更高的发动机性能。  相似文献   
30.
针对上面级发动机大膨胀比喷管高模试车时发生的外压失稳现象,进行了高模试车时的稳定工作和启动过程数值仿真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室压4.5MPa,环境压力87k Pa,喷管面积比70的上面级发动机,稳定工作时,喷管承受的是内压载荷,不会发生外压失稳;不预抽真空启动时,喷管内的流场建立过程所需的时间很短约0.4s,而试验舱的压力只能依靠发动机的引射而降低,从0.4s开始喷管承受较大的外压载荷,直至10s左右试验舱的压力低于喷管内壁压力,在较长时间内喷管一直承受外压载荷,很容易发生外压失稳;预抽真空启动时喷管在0.14s到0.42s时间段承受外压载荷,且只在0.14s到0.25s内承受的外压载荷较大,喷管承受外压载荷的时间很短,不会发生外压失稳;启动前抽真空是避免喷管发生外压失稳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