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6篇
航空   88篇
航天技术   11篇
综合类   4篇
航天   17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WSOO/UV(世界空间紫外天文台)需要发射到日-地(月)系的共线平动点L1附近进行巡天观测,相对日-地(月)要求其几何位置几乎不变,因此有必要阐明共线平动点的动力学特征及其附近的运动状况。本文基于这一点,对限制性三体模型下,日-地(月)系中共线平动点附近扰动运动的稳定性作了理论分析,给出了WSO/UV轨道保持的条件及其在运行阶段的轨控措施。  相似文献   
12.
文章探讨了高校激励形式的分类以及隐性激励在师资队伍稳定方面的重要性,指出了高校建立完善的隐性激励机制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可拓学及其研究动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对可拓学进行了简要的综述和介绍,阐述了可拓学的发展与当前的研究状况,提出了该领域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介绍了新的研究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14.
全向运动平台系统是可以实现人体在各个方位行走的2D运动平台。针对实现人体在全向运动平台稳定行走的运动控制,采用加入观测器的一阶控制算法对平台运动控制进行探究。先通过MATLAB软件进行算法的仿真,验证方法的可行性;再通过现场测试,验证控制算法的有效性。最终试验表明,加入观测器的一阶控制算法可对全向运动平台实现有效的运动控制。此运动控制策略的探究为全向运动平台的运动控制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控制思路和方案。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飞行控制律评估方法只能对飞行包线内的离散点进行逐点分析,对不确定性参数也只考虑了上下界,分析过程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针对这些不足,研究了基于一种改进遗传算法的分析方法,该方法将评估准则转化为某个适应度函数,通过对适应度函数寻优以找到最坏情况下的不确定参数组合,在其基础上进行评估并给出评估结果或控制律修改意见。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连续地研究多个不确定性参数同时摄动时的飞行包线,克服了传统方法的不足。  相似文献   
16.
低轨卫星的轨道寿命主要取决于大气的耗散作用,其轨道在不断变小(即高度降低)变圆的状态下进入地球稠密大气层中陨落。但地球转移轨道(GTO)碎片的运行轨道是一个近地点高度为200km,远地点高度达36000km的大偏心率(e=0.73)椭圆轨道,其轨道寿命主要由第三体(日、月)引力摄动所决定,而且还与其轨道的初始状态有密切关系。本文将根据地球卫星轨道变化规律进行理论分析,阐明力学机制,并给出相应的数值验证。  相似文献   
17.
一、引言利用大量观测资料精确确定人造地球卫星的轨道,通常称为轨道改进。它能给出精确的轨道根数,为预报卫星位置,跟踪和各种应用提供可靠的依据。传统的天体力学轨道改进是根据少量的光学观测资料,用经典最小二乘法(使残差平方和达到极小)来求解的。而近年来出现了很多新的观测技术(如雷达、多普勒、激光等),在一次观测弧段中可以得到大量的精确资料。为了充分利用这些多资料的测量信息,以提高轨道改进的精度,最小二乘估计理论(即近代最小二乘)的应用是有利的。由于轨道改进是“事后处理”工作,而不是卫星的实时跟踪,因此,采用最小二乘的逐  相似文献   
18.
19.
20.
本文讨论了正规化变换在人卫轨道数值计算中的作用。对于大偏心率的人卫轨道,在数值计算中必须采取变步长措施,这可通过正规化变换来实现,或转化为定步长问题。经理论分析和实际计算表明,完整的正规化变换并无必要,而取其中自变量(时间 t)变换所“隐含”的步长均匀化的功能,用来调节积分步长,从而代替一般的变步长措拖,这将给程序编制带来很大的方便,并可节省机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