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2篇
  免费   91篇
  国内免费   73篇
航空   897篇
航天技术   169篇
综合类   341篇
航天   54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285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348篇
  2001年   358篇
  2000年   149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01.
为确保飞机在机场跑道上滑跑安全,必须定期清除跑道表面附着的橡胶。然而,由于道面摩擦和飞机滑跑之间的复杂关系,当必须进行除胶作业时却没有明确的决策规定。其问题是应选择佬样的道面摩擦状况做为启动除胶的准则。过去15年中,新加坡机场当局一直采用主观判断法调查跑道道面摩擦阻力的面积分布。本文介绍了在过去机场除胶经验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除胶决策方案。其目的是在制定除胶决策方案时减少对少数几个有经验的维护人员的依赖,提高除胶决策过程的连续性和一致性。本文介绍的决策方案包括一个除胶神经网络决策模型和一个计算受影响道面面积增加的预测模型--统计回归模型。  相似文献   
202.
本文主要介绍上下层布式钢纤维混凝土路面的力学性能、结构设计及施工工艺。通过研究和应用表明,上下层布式钢纤维混凝土路面比普通混凝土路面,不仅有良好的力学性能,而且可减薄路面厚度,降低造价,同时与整体搅拌式钢纤维混凝土路面相比,性能相当,施工简易,造价更低。因此,上下层布式钢纤维混凝土路面确是目前一种性能良好、经济实用、工艺可行的新型路面结构形式。既可用于公路路面,也可用于机场道面及其他铺面工程。  相似文献   
203.
根据傅立叶-比特(Fourier-Biot)热传导方程提出了三层路面结构中与热运动有关的分析模型,得出了精确的解析解法。按照结构层中温度特性导出了路面结构的温度特征频率。这些频率对了解路面结构中不同深度的记录到的温度是十分有用的。这一点可以从柔性路面中收集的真实现场数据得以证明。另外该项研究表明:路面结构的表面层能有效地衰减热波的传播。  相似文献   
204.
给出一种智能故障诊断预报系统,论述了该系统的产生背景和特点,讨论了智能故障诊断与预报技术的意义和发展现状;并在此基础上,详细介绍了该系统的功能、组成和设计思想及系统的性能指标分析,指出了该系统的应用优势和潜力。  相似文献   
205.
206.
反射端声压级高于140dB以后驻波管中的声流结构会发生明显变化。利用流动显示和LDV(Laser Doppler Velocimetry)技术对该问题进行了实验研究。流动显示结果表明,在160dB左右的高强驻波声场中随着旋涡结构的合并、破裂等现象的出现,声致流力有明显的湍流特性。LDV测量结果显示,随着驻波管中声压级的提高,一些测点的速度频谱明显加宽,出现高频速度脉动,而另一些点的速度频谱则没有显著变化。径向湍流强度测量结果显示,此时管中流动已是复杂的三维结构,而非轴对称的二维结构。  相似文献   
207.
为了说明高速摄像技术的一些特点,及其在多相流场颗粒运动规律研究方面的潜力,以循环床锅炉出口区域颗粒运动测量中的应用为例,采用高速摄像系统捕获可视化流场的图像,再进行图像分析和处理。通过对颗粒的运动速度、运动轨迹和密度分布等信息进行测量的结果表明,利用高速摄像技术能够成功地研究复杂流场的颗粒运动规律。  相似文献   
208.
“瓦”状塞式喷管的数值模拟与实验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戴梧叶  刘宇  马彬  程显辰 《推进技术》2002,23(4):292-297
为了寻求高性能和更接近工程应用的发动机,提出了一种内喷管为轴对称喷管,塞锥为凹面的“瓦”状塞式喷管,分析了这种塞式喷管的优缺点,并针对一研究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和实验比较,数值模拟采用NND格式求解曲线坐标下的三维平均雷诺的N-S方程,并用k-ε两方程湍流模型封闭方程组,实验研究采用酒精和氧气作为推进剂进行了热试车;研究模型的内喷管面积比为3.24,总膨胀比为22.15,设计压力比为220,结果显示“瓦”状塞锥改善了塞锥的流场,并且当压力比在16.8-220的范围内变化时,其相对理想喷管的喷管效率在0.90-0.96内变化,对发动机设计作进一步改进,其性能有望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209.
汤海滨  刘宇  张正科 《推进技术》2002,23(5):370-374
为详细了解电弧喷射发动机内部工作过程和相关工作参数对其性能的影响,参照实验用发动机的工作参数建立了模型,数值模拟了电弧喷射发动机工作通道内流场和电磁场。利用NND格式求解耦合电磁源项N-S方程,Gauss-Seidel迭代加超松驰方法求解椭圆型电磁场方程,计算得到的发动机工作通道内流场、电磁场结构,与实验数据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对同一结构尺寸的发动机,随推进剂流量变化,发动机性能存在最佳值;在一定流量范围内,实验数据和计算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210.
瓦状塞式喷管冷流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戴梧叶  刘宇  马彬 《推进技术》2002,23(5):420-424
为了掌握瓦状塞式喷管更多的特征,采用空气作为介质,对一瓦状塞式喷管进行了底部限流板、底部二次流及内喷管倾角对性能影响的冷流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低中空,底部压强一般比环境压强要低;塞式喷管底部加入二次流可以增加底部压强,但底部二次流对性能的影响在1%-2%以内,少量的二次流对增加性能的效果较好,而加入更多的二次流则效果有限;增大内管倾角,可以增大底部压强即增加底部推力,但存在一个最佳倾角,使最大效率最大;本次冷流实验的瓦状塞式喷管最高效率为96%,其高度补偿效果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