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8篇
航空   31篇
航天技术   7篇
综合类   7篇
航天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41.
42.
张京东  刘博  许健  廖日东 《推进技术》2021,42(8):1898-1905
为研究某液体火箭发动机低温阀门铝垫片密封结构在低温工作环境下的密封性能,利用Abaqus软件建立了该结构的二维轴对称模型,计算了低温工作状态下铝垫片密封表面接触压力的变化,并研究了铝垫片在循环温度载荷作用下接触压力下降的机理。结果表明,在低温工作时密封垫片与阀门各部件材料线胀系数不同导致了在温度降低时密封面上的接触力的下降;而铝垫片密封表面上复杂的应力应变状态导致接触压力在温度载荷作用下无法恢复。在温度载荷循环作用下,铝垫片密封面上产生了棘轮效应。垫片的塑性应变在棘轮效应中累积且最大应力值在棘轮效应中下降;接触力会随着温度载荷循环次数增加逐步降低并在一定周期后保持稳定。提出了采用锥形垫片的结构改进方案,并通过仿真验证了该结构在循环温度载荷作用下保持密封压力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3.
钱跃华  刘博  吴朝晖 《推进技术》2020,41(11):2418-2426
船用低速发动机是远洋船舶推进的首选动力,具有经济性好、可靠性高等优势。本文主要介绍了低速机的技术特点,回顾低速机技术发展的历史,基于当前低速机技术研究的现状重点分析了不同低速机有害排放物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的原理和特点。对于低速柴油机选择催化还原技术是目前最为主流的氮氧化物减排手段;双燃料技术则是当前综合应对氮氧化物(NOx)、硫氧化物(SOx)、黑碳以及温室气体减排的最佳选择;零碳和智能技术将是低速机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4.
基于能量法的舰载机拦阻着舰动力学分析及建模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红伟  徐元铭  刘博 《飞机设计》2011,31(6):1-5,15
针对舰载机拦阻着舰过程,采用能量法分析了任意着舰姿态和位置下的拦阻力响应,建立了全机六自由度动力学模型,考虑了航母甲板风的影响以及航母纵摇和升沉运动。通过MATLAB/SIMULINK建立数学模型,并以一种偏心非垂直着舰拦阻状态为算例进行了仿真分析。  相似文献   
45.
基于机器学习的航空器进近飞行时间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博嘉  鲍序  刘博  田勇 《航空学报》2020,41(10):324136-324136
为了准确预测航空器的落地时间,提高空管部门间的协作效率,采用机器学习的方法对航空器进近阶段飞行时间进行了预测。从实际运行出发,分析航空器在进近管制空域飞行时间产生差异的原因,提出了影响航空器在进近空域飞行的8类因素和17个重要特征。以航空器在进近飞行时间为标签,基于提出的重要特征,采用岭回归、支持向量机、随机森林和神经网络算法,建立了4种基于机器学习的航空器进近飞行时间预测模型。以南京进近为实例,对4种机器学习模型进行训练、验证和测试,对模型的性能指标、特征重要性和影响因素展开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对于航空器进近飞行时间的预测,基于随机森林的模型表现出了最高的预测性能,模型的泛化能力最好、精确度高,回归效果越显著;进场状态是影响航空器进近飞行时间的最重要因素,而进场点和进场高度特征则对结果的贡献度最大。  相似文献   
46.
概述系统级封装(SiP)的组成与优势,研究采用国产基片进行SiP的设计方案,分析CPU、FPCA和FLASH进行一体化封装以及进行关键信号的传输特性仿真优化的过程,提出后期系统抗辐加固设计的措施。  相似文献   
47.
液体推进剂爆炸冲击波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现有液体推进剂爆炸实验危险性高、耗费大以及实验条件严格及重复性差等缺点及难点,利用Autodyn软件分别对一维和二维两种情况下液体推进剂爆炸产生的冲击波进行数值模拟,并与经验预测及相关实验研究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距离大于10 m时,利用软件模拟计算的结果与经验公式一致性较好,两者偏差不超过5%。数值模拟不仅可以准确捕捉冲击波峰值压力,而且还能够较准确地得到液体推进剂在空气中爆炸时冲击波的衰减过程,为液体推进剂爆炸事故的毁伤评估和安全防护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8.
刘博 《中国航天》2016,(4):58-59
正2016年1月,美国新兴航天企业蓝源公司利用回收后的火箭助推器成功发射"新谢泼德"亚轨道试验飞行器,并再次完成助推器地面垂直回收,实现了航天史上首次真正意义的同一枚液体火箭助推器的重复使用,向探索低成本航天发射的道路迈出了重要一步。1.回收后的"新谢泼德"再次完成垂直着陆。"新谢泼德"亚轨道试验飞行器于2015年4月首飞,至今共进行3次飞行试验,除第一次助  相似文献   
49.
针对航天器产品恶劣工况对材料及连接方式高抗拉、抗剪强度力学性能的需求,设计试验验证了深低温至高温环境下真空钎焊与火焰钎焊试样拉伸与剪切性能:真空钎焊在-233 ℃条件下抗拉强度可达536 MPa、剪切强度可达260 MPa、-150 ℃时剪切强度300 MPa、常温剪切强度212 MPa,低温下剪切强度值更高且皆优于火焰钎焊对应温度下试样的结果。同时研究了真空钎焊工艺对合金钢40CrNiMoA材料性能的影响,真空钎焊工艺加工过程使材料本身抗拉强度下降约38%,表面硬度值下降约25%。并测量了真空钎焊试样200 ℃高温条件下抗拉强度为804 MPa,剪切强度为239 MPa。通过试验研究了不同焊接工艺对结构焊接后力学性能的影响,该试验结果对后续航天器结构设计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0.
1 导弹 美国"微型碰撞杀伤"(MHTK)导弹在2次试飞中分别验证了微型碰撞杀伤导弹空气动力学性能以及与发射系统的集成度.该导弹实现了直接碰撞杀伤技术和导弹小型化技术等现有技术的颠覆性集成,用于试验的弹体外形经优化后使灵活度提升了30%~40%,将显著提升美军以低成本应对弹药大规模袭击的拦防效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