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篇
航空   36篇
航天技术   79篇
综合类   2篇
航天   1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美国航天飞机航天服是目前最先进的出舱活动航天服之一,由14层组成,现也用于国际空间站。  相似文献   
52.
8月28日上午10时许,随着俄罗斯太平洋舰队的“沙波什尼科夫海军元帅”号大型反潜舰徐徐驶离青岛港码头,“和平使命-2005”中俄联合军事演习完美落幕,圆满完成任务的俄方部队和装备,全部撤离演习地域,启程回国。  相似文献   
53.
东方宣教  东子 《航空港》2012,(10):12-23
吸引超过1300万网友互动投票的上海"城市新印象"项目于7月揭晓。"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成功举办2010年上海世博会"等5大系列、50个项目当选。为生动反映2007-2012年间作为社会关注的上海经济社会发展成就,从今年2月起,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牵头,在全市集中开展"城市新印象2007-2012)"主题系列宣传教育活动,发动全社会推荐、宣传和评选五年来上海的"十大重要进展"、"十大改革创新"、"十大民生变化"、"十大新景新貌"、"十大心灵感动"等五个系列的"城市新印象"项目。  相似文献   
54.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许多人知道天狼星是因为苏轼的这首诗,但并不一定知道。想对天狼“下黑手”的并不止苏轼一个。《楚辞一九歌·东君》中就有:“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增补事类赋-星象》中也说:“阙邱三水纷汤汤。引弧矢兮射天狼。”自居易诗《答箭镞》:“寄言控弦者。愿君少留听。何不向西射?西天有天狼。”天狼星在中国古代究竟有什么象征?为什么大家都想引弧矢而射之?  相似文献   
55.
2013年北京时间9月13日凌晨,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在官网宣布:美国旅行者-1(Voyager 1)正式成为第一个进入星际空间的人造物体。“旅行者”项目首席科学家斯通(Stone)说,“旅行者-1已经离开太阳风层,在宇宙海洋各恒星间遨游。”这个飞行了36年的空间探测器目前距离太阳大约为1.9×1010km(截至2013年9月9日,约126个天文单位,1个天文单位为太阳与地球的平均距离,约1.5×108km)。其实,新的数据显示,旅行者-1已于2012年就进入了星际空间。虽然它仍受太阳引力等影响,但美国权威专家认为进入星际空间是历史性飞跃,其意义堪比麦哲伦第一次环球航行或阿姆斯特朗首次载人登月。  相似文献   
56.
针对USB(统一S频段)通信中副载波信号的功率分配问题,提出了一种载波功率分配策略,实现了副载波功率的最优分配,达到了提高功率效率的目的。结合某卫星副载波的特点,以应答机对副载波的检测门限为依据,对测控上行各副载波功率进行分配。计算结果表明,该载波功率分配策略在残留载波和遥控指令副载波的调制损耗上要优于传统常用调制度分配方法。该功率分配策略能够为卫星通信提供更佳的功率分配,使上行各种副载波信号能够达到卫星接收解调的最佳门限。  相似文献   
57.
东方星  李虹 《国际太空》2013,(11):67-67
2013年10月11日,由中国航天工业科学技术咨询有限公司主办的首届"航天国际化发展论坛"在北京大观国际开坛。该论坛引起相关政府部门、国际组织、科研院所、产业机构等各方关注,逾150人与会。本届论坛以"把握机遇、集智汇策,助力航天国际化发展"为主题,设置与航天国际化发展有关的形势与战略、交流与合作、途径与模式三项议题。论坛从大国格局、多边合作、国际竞争态势等战略层面,结合载  相似文献   
58.
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网站2013年9月宣布,于1977年发射的旅行者-1空间探测器已经进入星际空间。这是目前为止离地球最远的人造飞行器,也是第一个进入星际太空的人造物体,标志着星际探索新时代的到来。爱德华·C·斯通博士是"旅行者"项目的首席科学家,是旅行者-1最权威的发言人。斯通先生曾经担任过"旅行者"项目的NASA喷气实验室(JPL)主任,还是NASA另外9个飞行器项目的首席调查员。2013年9月23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的第64届国际宇航大会(IAC)上,现年77岁的斯通获得了国际宇航联合会(IAF)颁发的"世界航天奖",以表彰其对航天技术发展作出的特殊贡献。会后,本刊特约记者刘悦对斯通先生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59.
在中国人民大学对外语言文化学院工作的李禄兴老师 ,于1998年12月20日下午4时30分左右 ,和4个朋友在人大南侧东风2楼前闲聊的时候 ,听到一个过路人突然大叫一声 :“快看 ,北边有个什么东西?”李老师他们也都朝那个方向望去 ,发现一个形状模糊、朦胧发光的物体静止在仰角60°的位置 ,不停旋转着。发现了UFO ,停下来观看的人越来越多。大约过了5分钟 ,它就突然不见了。李老师他们打电话向中国气象局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询问这件事。据说对方回答 :“那是不明物体 ,是UFO。”李老师记下的目击报告(1999年4月14日…  相似文献   
60.
出现在早稻山的UFO住在札幌市的M(现年22岁)打电话告诉笔者 ,1997年10月5日她又看到了UFO。笔者于是想在10月6日又和她在薄野再会。根据M所说 ,当天早上3时左右 ,她和姐姐、姐夫及弟弟4人唱卡拉OK回来的时候 ,姐夫和弟弟说还要去喝酒 ,于是就在早稻区自己的公寓前分了手。M和姐姐一块进了公寓的房间 ,当她发现窗户开着就想要关上时 ,发现一架圆筒形物体静止在空中。她马上叫来姐姐 ,两人一起观察 ,和以前见过的一样 ,那个物体突然上升并消失了。目击时间虽然只有1分钟左右 ,但她这回似乎接受了笔者的建议 ,在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