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6篇
航空   60篇
航天技术   26篇
综合类   9篇
航天   2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广州市产业发展现状进行评价,认为其主要问题表现为产业发展方式整体粗放、资源供给紧张、产业发展调节能力差、成熟完备的产业系统尚未形成,等等.进而借用循环经济有关理念,提出广州产业升级的四大思路:资源型向资本型转变、实体经济向真空经济转变、断裂经济向循环经济转变和产业分割向产业整合转变.最后,对广州发展新型现代产业体系提出若干建议:建立常设性机构、完善现行法规体系、进行制度建设、鼓励技术创新、树立循环经济发展理念.  相似文献   
2.
利用自适应卡尔曼滤波进行星载GPS低轨卫星定轨时,必须解决量测方程中经常存在的粗差问题.在分析以往方法的优缺点后,用拟准检定法来探测和修正量测方程中存在的粗差.该法的优点是辨识粗差准确率高,能同时定位多个粗差.另外,为了克服星载GPS低轨卫星定轨的滤波器可能出现的数值不稳定性及发散现象,还采用了UD分解算法及Sage自适应滤波器.最后用一个CHAMP卫星的模拟算例验证本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基于图形变形法的固体火箭发动机优化设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欧海英  张为华  解红雨  李晓斌 《推进技术》2006,27(3):201-204,207
基于图形变形法探索固体火箭发动机优化设计空间,通过可视化展示设计空间形态,能够提高固体火箭发动机优化设计效率和质量。采用试验设计方法对设计变量和约束条件重要性进行排序,简化优化模型;采用图形变形法对简化优化模型在不同试验设计点进行可视化分析;可视化选取可行设计空间中目标函数较小的点作为初始点。应用三种常规优化算法对4个不同初始点进行优化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图形变形法优选的初始点使优化效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优化结果具有更好的全局最优解特性;与遗传算法比较,效率提高400倍以上。  相似文献   
4.
针对天宫空间站梦天载荷舱提出了采用一种含大开口的半硬壳铆接结构,实现了结构承载、载荷进出舱及载荷试验平台一体化设计。采用数值仿真的方法,考虑主动段飞行及地面整器起吊载荷等因素的影响,进行了结构强度迭代分析,识别结构的潜在薄弱环节,并开展针对性的局部结构验证试验。最后,设计并建立大开口结构的全工况静力试验平台,开展载荷舱整舱静力试验。数值计算与试验所得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了载荷舱大开口结构设计的正确性。载荷舱结构的设计方法及验证思路可为其他飞行器结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针对如何利用GNS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数据进行电离层扰动监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GNSS数据表征全球电离层扰动的方法.利用大约400个GNSS地面站点的观测数据,计算总电子含量(Total Electron Content,TEC)变化率的标准差——ROTI(Ra...  相似文献   
6.
利用电离层层析成像技术(Computerized Ionospheric Tomography, CIT)处理115°E子午圈附近6个台站的GPS观测数据, 分析了2004年11月地磁暴期间中国中低纬电离层的响应情况. 结果表明, 电离层呈正相扰动, 且不同高度上的响应不同, 800 km以下电子密度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且在峰值高度附近增幅最大, 800 km以上地磁暴的影响并不显著; 伴随地磁能量的注入, 赤道异常峰极向扩展; 随磁扰强度的降低, 电子密度也逐渐恢复至平静水平. 这些结果与以往的理论和观测结果一致, 初步估计扰动是由热层暴环流引起的, 并受到赤道异常峰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正三角形排列三圆柱绕流与涡致振动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有限体积法求解二维粘性不可压缩N-S方程,对低雷诺数下正三角形排列等直径三圆柱的绕流与涡致振动进行数值模拟。圆柱振动简化为两自由度的质量-弹簧-阻尼模型,圆柱的动力响应通过Newmark-β方法求解。间距比在1.5~6.0之间变化,重点研究各圆柱的气动力和响应及相关的频率特性、尾流流动模式随间距比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三圆柱发生振荡时的气动力要远大于绕流结果,当间距比在3.5~4.0之间气动干扰最为强烈。当间距比大于3.0时,下游圆柱的横向和流向位移相位差出现周期性切换,导致升力系数均值出现波动,并且下游圆柱的质心运动轨迹为斜向上和斜向下椭圆形的叠加。三圆柱的最大横向位移幅值均能达到0.9D,下游圆柱的最大流向振幅达到1.1D,这说明组成多圆柱振荡系统单柱的横向位移远大于孤立圆柱发生涡激共振的最大位移,并且下游圆柱的流向振荡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8.
针对GNSS接收机高灵敏度跟踪问题,研究数字载波跟踪环热噪声相位颤动与相干积累时间长度的关系.在分析I·Q鉴相器的Costas载波环信号处理流程的基础上,建立了新的环路线性化模型.基于该模型,推导了由最佳模拟环路滤波器双线性变换离散化得到的数字载波跟踪环的噪声性能.数值分析表明:采用I·Q鉴相器的二阶、三阶数字载波环热噪声相位颤动,随相干积累时间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存在热噪声相位颤动最小意义上的最佳相干积累时间.仿真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结论,同时表明新建模型对数字载波跟踪环的描述比传统模型更准确.文中给出的各载噪比和环路带宽组合条件下的最佳相干积累时间,可用于指导高灵敏度接收机载波跟踪环设计.  相似文献   
9.
提出一种基于InGaAs焦平面器件的空间高速捕跟成像组件设计方法,阐述了系统工作原理及主要模块实现方式,分析了测试方法和验证结果.方案以InGaAs焦平面器件为核心,采用主控FPGA控制工作模式及交互通信、4路图像信号经前置单端电流驱动以及差分功率放大和AD转换后输入主控FPGA进行图像信号处理输出.针对空间环境特点,通过器件选用、电路优化、抗单粒子设计等防护措施进行了系统加固.基于刷新重构FP-GA设计了具备灵活在轨图像校正补偿、系统优化重构,主控FPGA程序定时刷新的功能模块.实现产品具有全幅高帧频6 kfps输出、-85 dBm像元灵敏度、69 dB宽动态范围的性能,具备低延迟高帧频快速图像处理的特性,可满足空间多轨道激光通信捕获跟踪及短波红外遥感成像需求.  相似文献   
10.
超细AP团聚表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实际应用的需要,运用筛分技术和静电分散、分级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AP进行分级,采用质量分数对AP团聚状态进行表征。从最大荷质比、分级效率和安全可靠性3个方面确定分散、分级电压,同时将静电分散力与颗粒间范德瓦尔斯力和液桥力进行比较。计算结果表明,分散、分级电压采用6 kV是合理的。最后,从热学性质与实际生产应用两个方面对分级结果进行分析,并将此方法与传统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法合理、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