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92篇
  国内免费   16篇
航空   61篇
综合类   16篇
航天   129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2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91.
月球探测技术--轨道设计和计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月球探测器的受力情况及其对轨道运动的影响。经简化和假设后 ,给出了探月轨道设计常用的各种力学模型和计算公式 ,并对其应用作了评述。最后介绍了奔月过程中工程上使用的 3种典型方案和各自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92.
电站铁磁构件早期损伤无损检测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际检验,探讨了磁记忆检测地电站气轮机时片和高压缸体由应力集中引起的损伤区域进行预诊断的可靠性,并指出,该检测方法在电站实际工程检测中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3.
为了强化液体燃料超声速燃烧 ,注入的液体燃料以喷雾 (SprayAtomization)的方式 ,以便加速蒸发和混合。油雾直观图像对研究喷雾燃烧的内部复杂现象有很大帮助。由于实验上的困难 ,超声速气流中的喷雾图像较为罕见。笔者给出超声速气流中显示煤油喷雾的一种简单、实用方法。实验在一直联式超声速燃烧实验装置上进行 ,实验结果表明 ,煤油射流垂直注入超声速气流产生的油雾发展过程与气体射流基本相似 ,喷雾穿透深度与扩张随压力雾化喷嘴的压力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94.
多孔材料在整流罩内中高频降噪的应用与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JCA模型,采用有限元仿真和声学试验获取了三聚氰胺泡沫和吸音棉的声学参数,采用统计能量分析(SEA)方法建立了某卫星-整流罩的系统级模型。通过与混响室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并通过仿真和试验获取了两种材料对整流罩内噪声环境的降噪效果,分析了厚度、敷设率和敷设位置对降噪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结合Biot理论的SEA方法能有效预测整流罩内中高频噪声环境及多孔材料降噪效果;总降噪量与厚度、敷设率和敷设位置关系紧密,采用多孔材料降噪时应综合考虑以上因素。  相似文献   
195.
一种仿蝗虫腿空间缓冲吸附机构缓冲参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龙  葛泽宇  田应仲  张泉 《宇航学报》2021,42(9):1090-1098
针对空间机器人在太空高速工况下,难以平稳地着陆且黏附在目标航天器表面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仿蝗虫腿非合作空间缓冲吸附机构。为了得到机构最优的缓冲参数,使得其与目标航天器碰撞时不发生回弹且减小碰撞力以保护自身,提出了空间缓冲吸附机构碰撞缓冲的动力学模型,该模型研究方法基于连续碰撞力方程。通过对空间缓冲吸附机构的腿部胫节、股节以及整机的受力分析,求得其不同受力工况下的动力学方程。采用线性弹簧阻尼结构等效空间缓冲吸附机构碰撞缓冲过程,建立空间缓冲吸附机构碰撞动力学模型,并结合实际碰撞缓冲参数设计出空间缓冲吸附机构碰撞过程的刚度系数和阻尼系数。最后利用动力学仿真进行校验,结果表明用此方法,机构所受碰撞力大幅减小且不发生回弹,证明了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96.
一种基于共享控制的双臂协同遥操作控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双臂空间机器人精细操作任务,提出一种双臂协同遥操作共享控制方法。该方法将传统的遥操作四通道控制结构与共享控制相结合,通过在主从端控制器中加入优势因子,实现操作者与机器人左右操作手力和位置信息的双闭环反馈回路,并通过调节优势因子使主端的操作者对从端机械臂具有不同的控制权重,且主端操作者在协同操作时可以感受到对方的操作意图。通过CHAI 3D搭建的实验平台设计典型空间操作实验,并与单个操作者单独进行双手操作和双操作者分别操作单机械臂的情况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本算法操作精度和效率较高,操作中的碰撞次数较少。  相似文献   
197.
高超声速边界层转捩高速纹影显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苏宇  常雨  江涛  李强  张扣立 《宇航学报》2019,40(9):1006-1013
为建立适用于激波风洞边界层转捩测量的高速纹影显示技术,在Ma10条件下,采用高速纹影显示技术,研究了半锥角7°钝锥边界层中第二模态不稳定波的演变特性。试验在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超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HAI)的FD-14激波风洞上进行。试验来流单位雷诺数为4.9×10 6 m -1 、1.6×10 7m -1 ,模型攻角0°,头部钝度有0.2 mm、0.5 mm和2 mm三种。通过对纹影图像灰度进行功率谱密度(PSD)分析得到了第二模态不稳定波的波长,对不稳定波纹影图像进行互相关分析计算了不稳定波的传播速度。基于纹影显示结果计算的第二模态波主频与PCB压力传感器测量结果符合较好,证明了纹影测量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98.
对典型运载火箭电液推力矢量控制(Thrust Vector Control,TVC)系统结构进行分析,对不同TVC系统中的共性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并对先进技术在TVC系统中的应用前景进行分析和预测。给出了电液TVC系统总体设计时需要考虑的三条准则,提出使用结构设计选择树设计方法完成电液TVC系统的总体设计,使得整个设计过程变得更加简便、直观。最后以一型大推力液氧煤油发动机高可靠性电液TVC系统的总体设计为例,给出了基于结构选择树设计方法的电液TVC系统总体设计流程。  相似文献   
199.
张敏  郭福成  周一宇  姚山峰 《宇航学报》2013,34(9):1266-1273
针对单站测向定位中多通道干涉仪系统复杂且易受通道幅相不一致性影响等问题,研究利用运动单站上的单个长基线干涉仪(LBI)测量的模糊相位差(PD),联合估计辐射源位置和相位差偏差,实现自校正定位。针对该问题的高度非线性,提出一种距离和偏差联合参数化增量高斯和滤波(RBJP\|AGMF)算法,然后利用初始相位差得到一组方位角,采用距离与偏差联合参数化方法获得一组高斯和滤波初始值。使用增量扩展卡尔曼滤波器(AEKF)组进行递推计算,并分析了定位误差的克拉美-罗下限(CRLB)。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运算量较小,定位性能可接近CRLB。  相似文献   
200.
宋征宇 《宇航学报》2015,36(4):365-374
文章从信息集成的角度提出四项一体化设计方法。制导与弹道的一体化设计,采用联立法实现用统一的架构解决复杂约束下飞行器自主动态轨迹规划问题。结果表明这种架构能够灵活处理各种约束条件并具有很高的控制精度,后续的重点是进一步提高计算效率。自检测BIT与地面测试的一体化设计,通过基于高速测量总线的窃听技术、基于模型和数据驱动的自动判读技术以及系统在回路的综合测试技术,实现快速发射和减少技术保障人员的目标,并已逐步开始应用。控制与测量系统的一体化设计,通过平台化的设计方案实现功能模块的集成、重用和重组,降低开发成本,避免重复投资。模型驱动的软硬件一体化设计,通过构建软硬件协同设计平台,实现算法、软件、硬件的并行设计和综合仿真,为系统方案的选择提供定量分析工具。上述信息集成技术为基础理论研究、系统实现和设计方法学等提供新的思路,提升控制系统的自主性和适应性,拓展控制系统的作用,增强快速反应能力,并能有效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